睢宁二站泵站混凝土温控防裂管理措施探究.docVIP

睢宁二站泵站混凝土温控防裂管理措施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睢宁二站泵站混凝土温控防裂管理措施探究

睢宁二站泵站混凝土温控防裂管理措施探究【摘要】针对已建及周边在建泵站工程有裂缝出现,尤其出水流道下游侧容易开裂,是突出的施工技术难题。结合新建睢宁二站泵站工程气象地质条件、施工特点,对混凝土浇筑温控防裂措施加以优化,且成功应用在泵站底板、流道层混凝土浇筑中。对各项温控措施成效的统计分析表明,睢宁二站温控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混凝土至今未发现危害性的温度裂缝。 【关键词】睢宁二站;泵站混凝土;温控防裂;管理措施;研究 混凝土裂缝控制是目前一项国际性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对大型泵站底板、进出水流道而言,一方面它们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另一方面这些部位结构非常复杂,断面变化大,混凝上标号相对较高,因此更容易开裂。由于水工混凝土裂缝产生和扩展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于裂缝问题的认识不足,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套能够彻底防止这些裂缝的方案。本文结合南水北调在建睢宁二站工程,分析研究大型泵站裂缝防治方案,并从原材料、施工等方面优化了避免这类裂缝产生的措施。睢宁二站工程防裂措施中,控制浇筑速度及温升,加强混凝土养护和表面处理,采用新材料——模板膜,预防早期、后期裂缝 1.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 新建睢宁二站工程位于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境内的徐洪河输水线上,坐落于睢宁一站的西侧,与睢宁一站及运河线上的刘老涧泵站枢纽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五个梯级。工程设计调水流量60m3/s,安装4台立式液压全调节混流泵(含1套备机),单机设计流量20.2m3/s,总装机功率120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虹吸管出水流道,真空断流阀断流。工程总投资2.41亿元,土建合同造价8227.99万元,合同工期22个月。 1.2气象地质条件 本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冷暖变化和旱涝灾害十分突出。历年最大降水为1354.3mm,最小降水为557.7mm,故常有旱、涝、渍、冻等自然灾害。暴雨成因是黄淮气旋、台风和切变线等。多年平均气温14℃,历年平均气温小于5℃的天数100天,历年最大风速24.2m/s,多年平均风速13.43m/s。历年平均日照2393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214天。本区主要属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另外秦岭—昆仑构造带也进入区内,并与前者联合形成徐州弧形构造。睢宁二站位于郯庐断裂带西侧两断裂之间,西侧断裂在本地区隐伏于地下约160~200m,区域构造稳定性差。 2.温控设计及标准 2.1温控设计 以底板31.8×33.5×(1.7~3.3)m为例,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依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及相关技术规范。底板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石:减水剂:引气剂:粉煤灰=142:281:766:1109:5.994:3.33:51.6,冷却水管选用直径为5cm的高密聚乙烯塑料管,弓形布置。由计算可得,拟用预埋冷却水管降温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根据招标文件,南水北调工程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较规范要求偏低,因此睢宁二站的温控标准较《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严格。 2.2温控标准 在混凝土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科研单位温控防裂研究成果,本工程的温控标准如下:①混凝土浇筑入仓温度不得高于28℃;②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大于25℃。 3.温控管理措施 3.1优选材料,优化配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提高抗裂性能 本泵站使用宿迁中联P.O42.5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铝酸三钙含量6.15%7%),骆马湖湖砂,安徽灵璧碎石,镇江特密斯生产的TMS—Y1—3型外加剂,拌和混凝土的水采用深井井水;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邳州发电厂的Ⅰ级粉煤灰,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减少水泥用量。在不提高混凝土标号的情况下,站身部位混凝土掺聚丙烯腈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掺入量0.9kg/m3。纤维长度12mm,直径18~20μm,熔点240°,极限伸长率11~20%,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对不同部位的各种标号混凝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满足抗压、抗冻、防裂等要求。委托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水利检测甲级资质)进行配合比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3.2严控入仓温度,在保证泵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灰比, 以减少水泥水化热 本泵站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和供应,配备75m3/h、60m3/h混凝土拌和楼各1台套,配400t水泥罐,200t粉煤灰罐,80m3/h拖式泵车2台,5t装载机3台。在站身中间位置地连墙围护留空段设置一条通往泵站站身的施工便道,用于材料、设备的运输。站身施工时的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混凝土的运输采用停放拌和楼出料口下泵车通过泵管输送直接入仓。采用深层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