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历一战-二战-越战百岁哲人 反战斗士罗素
经历一战\二战\越战百岁哲人 反战斗士罗素1961年,由于组织反核游行,罗素遭到短暂的监禁。当宣判结果公布时,有人喊道“羞耻啊羞耻, 89岁了还蹲监狱”。罗素听了勃然大怒:“年龄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当他走出法庭的时候,人们像欢迎英雄一样欢迎他
伯特兰……在一串头衔之外,他还是上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5月18日是他诞辰140周年。
“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这是罗素因反战而被迫辞去剑桥教职时说的一句话。1914年,刚过四十不惑,罗素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投入到反战宣传中。他屡遭政府的打压和“爱国主义者”的暴力攻击。
罗素曾感叹:“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傻瓜与狂热分子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充满疑惑。”他告诉民众:“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贵族世家,儿时养成读书习惯
罗素1872年5月18日生于英国世袭贵族家庭,祖父约翰勋爵活跃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政坛,曾两度贵为首相;罗素外婆来自于另一个显赫世家――斯坦利家族,她的曾外孙女后来嫁给了比自己小两岁的温斯顿1876 年,四岁的小罗素搬到祖父母的彭布罗克庄园居住。这个变故给他的打击很大,罗素记得五岁时曾郁郁算计着,如果自己活到 70 岁,还要苦熬13个5年的时光。
祖母常常向小罗素讲述祖父为了改革选举所做的种种斗争。罗素的祖母出生于苏格兰长老会一个严肃刻板的家庭,她鄙视享乐、憎恶酗酒,不贪口腹之欲。她规定罗素清早洗冷水浴,一年四季如此,然后练琴半个小时,8点钟全家人在一起祈祷。在约翰勋爵去世后,图书室就成了罗素的书房和教室。祖母总担心他过分用功,常常限制他的读书时间,罗素则在卧室里偷偷地点起蜡烛,即使是在深冷的夜里也穿着睡衣端坐桌前潜心研读,听到祖母的动静后才吹灭蜡烛钻进被窝。
在剑桥“高谈阔论”
1890年,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罗素的专业是数学。学生们在专业之外都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诗歌、哲学、政治、伦理,而这正是罗素所需要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思想者在一起干什么呢?他们在讨论。当时的同窗、后来的大哲学家摩尔对罗素最深的印象是:“他总是在高谈阔论”。
在剑桥大学求学的几年里,罗素的社交本领、对任何最普通的话题云山雾罩的阐述,使其熠熠生辉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1892 年初,他入选剑桥辩论协会,该会是由一批最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在 1820 年创立起来的精英团体,会员限制在 12 人,史称“十二使徒”,他们渴望进一步深入探讨哲学的深层问题。
罗素在自述中回忆:“每逢周六夜晚,他们轮流在各自的房间里聚会,先是由主人宣讲自己的论文,然后大家组织讨论。这种聚会常常通宵达旦,到周日早餐后结束,然后就是到户外远足,其间继续进行讨论。”在剑桥,罗素获得了一种社会精英的归属感,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从进入剑桥大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二十多年里,罗素潜心于学术研究,1900年底完成《数学的原理》初稿,该书于1903年出版,并成为罗素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在这之后,罗素和怀特海合作撰写《数学原理》。罗素主要负责哲学方面内容,怀特海主要负责数学方面内容,他们相互交换草稿,共同订正。这部巨著被誉为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果,“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为罗素赢得了学术上的崇高地位和荣誉。
因反战而入狱
作为一名世袭贵族,上辈的政治热情深深烙在罗素心里。年轻的罗素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忧国忧民的“愤青”。早年,他曾加入“联合国力会”俱乐部。俱乐部提倡大英帝国的问题应该由那些适宜的人士讨论解决,俱乐部的成员们整日里开会研讨那些“帝国必须的议题”。不久,罗素发现“自己犹如一条脱离水源困在岸边的鱼”,与那边的人格格不入。1903 年夏天,他退出了这个俱乐部。“对我来说,大英帝国似乎已经失去了维持的必要。”罗素认为还有更多事,其价值在大英帝国之上。他宁愿舍弃大英帝国的前程也不愿牺牲自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罗素,他的许多朋友因为战争而变得面目全非。他说:“这些日子就是活在地狱里,我真希望自己在 1914 年以前就死掉。”
战争爆发后不久,罗素见到老朋友爱迪“我们要消灭德国人”而罗素说他不明白为什么必须消灭德国人。罗素的另一位好友,经济学家凯恩斯因为战争的关系在财政部获得了一个好差事,他在罗素面前常常喜笑颜开。有一次罗素问凯恩斯:“你怎么能够既同情那些有良知的战争反对者同时又能在财政部继续干下去?”在罗素看来,凯恩斯的工作就是在“以最低的代价达到最高的杀人量”。凯恩斯表情很不自然,然后顾左右而言他。
1915年初,罗素写了一本反战的小册子《战争恐惧之源》,颇有影响。之后罗素相继发表了两部严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