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和古典诗词教学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和古典诗词教学中学语文课堂对唐诗宋词的学习,一般要求着力通过解读意象、感受意境或是诵读涵泳来体会诗情词味。这是诗词鉴赏的一般途径,对学生而言也是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但是这样常常千篇一律,有时着眼局部、忽视整体。盛行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结构主义理论非常强调整体性,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此,对语言学的研究也应当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出发,而不应当离开特定的符号系统去研究。
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叶嘉莹先生有独到的见解:“上面更着以日日两字,可见春来以后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故惟有日日饮酒而已。日日日,弥见其除饮酒外之无以度日也。至于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的结果。”无论从表意还是起结过片的内部思路来看,这种见解似乎都无懈可击——因为可以与前文的“久”“每”“还”和后文的“常”形成呼应,更易表现主人公在“闲情”中痛苦挣扎良久的过程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结果。从诗词的起结和过片,或是从抒情角度看,都很合乎逻辑。但是认为“旧日”好也有理由:因为表现的是“曾经”这样“常病酒”不管朱颜瘦,现在呢?留下空白,为下阙的过片服务。因为举杯浇愁愁更愁,“常病酒”,现在连沉醉酒乡都无法帮助摆脱“闲愁”片刻,“现在”只能走出室外、走出花园,但是河畔看到的又是惹人愁思的“漫漫青芜,依依杨柳”,更增愁绪,使表意又沉重一层。
再如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历来为众词评家称道,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神来之笔,千古艳传。但是,读者欣赏的重心常常落在比喻的新奇上,忽视了整个语义系统。其实,上片中“永昼”(整日)之愁,佳节“又”重阳,“半夜”凉“透”这些因素亦是制约其成败的关键——“又”重阳将去年之欢愉和今时之孤寂强烈对比,“半夜”的辗转难眠才会深觉“凉透”,如此“永昼”才会“销魂”,才会憔悴而瘦——否则,怎敢喝问“莫道”?而“瘦”又从何来?同时,还要看到,看似闲笔的“瑞脑销金兽”其实也有大用——闲坐在屋内无趣,静静看着香炉发呆。下面才会把视角转向室外的黄昏东篱,重阳赏菊,才会想到将黄花自比。
我们只有将这些语言符号前后勾连在一起,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看到每个个体的价值。因此,文本分析的目的并不在于对作品做出历史的、道德的和美学的价值判断,而是要揭示文本这个“符号系统”内部各种成分构成、制约、组合的关系和规律,而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价值。
当然,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既不满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对作家、作品、文类的历史研究,也不热衷于对作品本身作逐字逐句的剖析,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规律的整体把握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所要追求的是超越具体作品、作家和时代,去探索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结构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研究。贾岛、孟郊的苦吟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但是最后只落得“有句无篇”的结果。其他诸如谢灵运、韩愈,亦是如此。所以,应该要像法国著名批评家热奈特所说的“人们把文学看做是无规则的信息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做是无信息的规则来看了”(《叙事话语》)。其实,张炎在《词—源》中谈论作词之法时就说“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同律诗的起、承、转、合一样,起结与过片就是词的结构之法。下文举例分析古诗词中支配和制约作品的结构特点。
单就宋词的过片(上下阙的过渡)说起。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分两片为通常所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则多为抒情。由上片转入下片,即是“过片”,其基本要求是:上片结处如奔马收缰,既要勒住,又要为下片留有余地;而下片的起处须起新意、辟新境,并且一定要和上片保持血脉联系。晚清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有言:“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词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片乃虚实转捩处。”
以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为例,上片赋赤壁之壮观,下片缅怀英雄英姿勃发、风流伟绩和自我失意的抒怀。“江山如画”束住上文对赤壁的写景,而以“一时多少豪杰”为下片主要对象的出场做好铺垫。而下片起句“遥想”承上,由写景转入怀人。上为实,其下为虚;上为景,其下为情。其过片正如词家常言的“岭断云连,水穷云起”。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也是类似:上片写情,旧情难忘,而四顾茫然,下片则虚写梦中相见之情景,情起而以景结。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很少注意到诗词的这些特征,多是孤立地品读某一些句子。换句话说,即使再美好的练字练句,也必须放在整个语言系统中欣赏,不可断章取义、挂一漏万。
叙事学分析是结构主义批评中极有价值的部分。在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确认视角的位置、分析视角的变化、视角类型的选择都是文学评论中值得阅读者注意的问题。小说和叙事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