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执政能力遇到了一些新的课题,我们要学习什么?是观念、素养、知识、经验、能力。能力,是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工作技能;经验,是在长期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积累的文化上和工作哲学上的执行力;知识,是解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问题;素养,是在各个行业领域都能施展才华的本领。而观点,是一扇窗户,只有把观点打开,才能形成知识、素养、经验和能力的理解力。 网络执政能力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考察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换句话说,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正在成为党政机关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和技巧,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施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所谓网络执政能力,是指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这里要明白两个概念:政府组织,广义上说,是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各种国家政权机关的总和,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狭义上说,是国家政权机关中的行政机关。政府组织形象,所谓政府形象是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施政业绩等客观实在,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获得的一种主观认知和评价。 网络热点事件的演绎路径 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来演绎网络热点事件的发展路径。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悬铃木,其余还有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悬铃木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在发现长江路、太平北路等处的悬铃木遭到锯伐后,部分南京市民开始在网上关注此事,而后市民对这一破坏绿化的行为表示抗议。NGO南京“绿石组织”将在街头采访的南京市民对砍伐树木的意见发布到网上。3月19日下午,通过微博的号召,上千南京市民在南京图书馆前集会抗议政府砍伐迁移树木,抗议人群与事先来到现场的警察并未发生大的冲突。这就是南京“梧桐树”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腾讯与360互相攻击、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唐骏“学历门”、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等在各大论坛的转载,均具有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特征。 由此可见,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具有如下特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具有高潮的转折的促发点;事件触痛政治记忆、社会神经、公众情感;通常具有吸引人心的网络修辞意见的标题;最终形成意见领袖、主流媒体的分流和统一。 2008年12月10日,正值楼市低迷之时,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发表了“开发商低成本销售将被处罚”的言论,引起争议并遭到网民人肉搜索。一星期内,周久耕“抽天价烟、戴名表、开名车”的“高档消费”被网民一一曝光,“一炮而红”成为“奢侈官员”的典型。舆论直指周久耕与房地产商官商间的权钱关系。12月28日,江宁区委根据区委经研究对周久耕作出免职处分决定。2009年3月20日,周久耕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由此可见,媒体关注度与事件进程具有以下关联:具备一定的关键节点;具备首因效应;冰山假设;釜底抽薪原则。杭州海关家庭暴力事件、镇江地税官员打人事件也说明了这些特征。 网络政治的危机 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恰逢改革开放和赶超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新老矛盾、政治怨恨叠加交织,网络双刃剑的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外部环境复杂、基础管理薄弱、社会责任缺失、社会心态不良尤其明显。 网络政治中,国家与社会、主流与边缘、贫与富、中央与地方、普世价值与本土价值、中上阶层与弱势阶层、极左思潮与极右思潮这七种矛盾在管理工作中都有集中表现。 中国网民具有年龄、学历、发言者、心态年轻化的特征,中国社会对青年阶层的现实压力较大。网络传播的聚焦、靶向、扩散效应使部分网络青年阶层中存在着诸多消极不良的心态,在网络社区中,麻木、崩溃、迷惘、低俗、虚无、怀旧和绝望的极端情绪时有发生,网民对法治不够健全、言论不够自由、社会不够公平、生活不够安全的批评逐渐升温。 在印刷时代,国家容易形成政府舆论本位、对民众造成沉默的螺旋,而在网络时代,自由出版、匿名发表促使舆论本位分散而不确定,社会对舆论的控制力在与日俱增。 应对网络舆论的基本策略 在处理问题时首要策略是及时性;要生产权威、严肃的网络新闻,赢得公信;采取科学处置,因类制宜方法;在议程设置上,教会公众应该思考什么;坚持媒体作为智者的智慧策略;意识到这是监督与引导的双重博弈;用善意的新闻赢得发展;政府、新闻网站需要与危机公关有关的意识、人才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