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监测血压对预防脑中风重要意义
自我监测血压对预防脑中风重要意义【摘要】 目的 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监测血压的依从性,降低脑中风发病机率。方法 对我科12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血压指导,根据所测血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与124例不愿意或客观原因不能实施血压监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124例观察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中风发生率为4.8%,而对照组中风发生率为22.5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监测血压对预防中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自我监测; 预防中风
据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达11.2%,并且呈上升趋势[1],且每年新增患者六百万[2]。高血压很容易引起中风,而脑中风是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在存活的脑血管患者中,约3/4存在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约占40%[3]。目前中国家庭中血压的自测率很低,有很多患者在自己没有症状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血压高,甚至已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也不能按时去医院进行复查,以至造成病情的延误。患者有时因激动、发怒,血压升得很高但因未到服药时间而不服药;有的血压已经降得很低了,仍按常规服药,最后导致了中风的发生。因此,自我监测血压显得尤为重要,监测血压能更好地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及降压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平稳控制血压,预防脑中风等并发症起到关键作用。现将2006~2010年我科对24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观察及取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6~2010年248例已经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其中124例作为观察组,并取124例血压值及年龄段相同的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详细资料见表1。
1.2 方法 首先为所有观察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及联系方法,便于随时了解病情并指导用药,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血压,向他们详细讲解测量时注意事项,测量最佳时机,理想的降压目标,并定期随访,解决他们实际操作中的疑问。
1.2.1 测量血压注意事项 所有监测组均采用电子血压计,因电子血压计操作简便,同时可避免老年患者因听力原因影响测量结果。测量时注意下列事项:①测血压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4];②测量前先休息10 min;③测量血压时患者手臂位置(肱动脉)心脏及血压计“0”点保持在同一水平;④袖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⑤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⑥听诊器放置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⑦气球充气高度在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 mm Hg;⑧放气速度为每秒水银柱下降4 mm Hg;⑨当听诊器出现第一搏动声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然消失或变弱为舒张压;⑩当听出变音与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两读数都应记录,即收缩压/变音,消失音;当第一遍未听清时,排气至“0”稍待片刻(1~2 min)再听一遍;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 mm 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平均值。
1.2.2 最佳测量时间 人的血压值有双峰一谷的变化特点,峰即晨起6~10时及下午16~20时,在这两个时间段测血压,就可大致了解一天中的血压最高点,而低谷则出现于凌晨2~5点。降压药有长、中、短效之分,因此测量血压的时间应与所服药物的降压峰值相一致,此时测得的血压最能反映降压药物的疗效。另外,患者如遇寒冷、激动、发怒、过度紧张等引起头晕头痛、面红耳赤、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应立即测量血压,并报告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此外,患者在开始服用降压药或更换降压药时,除了在上述时段监测血压之外,还应每隔数小时测一次,以确认药物的降压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家中测血压并没有严格的次数限制,也不强调数值的精确,关键是在于要坚持规律地测量,并据此来服用降压药。
1.2.3 理想的降压目标 所有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 mm Hg,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 mm Hg,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 mm Hg,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 mm Hg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 mm Hg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 mm Hg或达到理想水平。注意,降压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平稳、缓慢,药物的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并需监测不同体位血压,尤其是立位血压,同时需考虑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有效地治疗。
2 结果
经过几年的跟踪监测血压及指导用药,124例观察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中风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从表2看出,观察组中风发生率为4.8%,而对照组中风发生率为22.5 %,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
典型病例:李X,男,67岁,高血压病史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25页).pdf VIP
- 社会服务项目运作实务(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1--7章 社会服务项目概述---社会服务优秀案例和项目.pptx
- 家政服务培训家庭烹饪.pptx VIP
- 2025年《信访工作条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TCHSA-010-2023-恒牙拔除术临床操作规范.pdf VIP
-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学历案.pdf VIP
- 船舶概论 第三章船舶静力学课件.ppt VIP
- 安捷伦7890B-5977B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规程20180802.docx VIP
- 《水浒传》名著阅读资料.docx VIP
- 《农业废弃物利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