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范发展中国人才测评业
规范发展中国人才测评业由于垄断体制约束、游戏规则不明、理论研究薄弱、测评工具缺乏、专业人才紧缺和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国内人才测评业尚待成熟,影响了人才测评技术的科学形象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良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中国人才测评业六大特点
尽管人才测评思想在我国科举制度中就有所体现,但真正综合应用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科学,发展人才测评技术却始于100 多年前的西方,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声势浩大的产业。然而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在中国的发端却始于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的20 世纪70 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和新的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成为人才测评业发展的催化剂。但国内人才测评行业还不是很成熟。
从上海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和实施的“中国企业人才测评现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人才测评业有六大特点。
一是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和省会及沿海发达城市对人才测评的接纳和应用程度较高;二是在中国大陆,只有不到半数的企业在近2 ~ 3 年内将人才测评技术不同程度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而且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有超过50% 的那些没有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企业计划在未来2 年内应用该项技术,且渴望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三是多数企业在人才测评上的投资预算普遍偏低,且采用自主开发的方式使用人才测评技术;四是目前企业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主要目标功能是人才的招聘和选拔,并且认可其价值,未来2 年应用人才测评技术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心理辅导和团队诊断的功能需求会加强;五是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才测评产品和服务不是很成熟,超过半数企业认为“决策层的重视和参与”是企业成功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关键,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才测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足,妨碍了人才测评价值的发挥;六是在线远程测评和外包给专业公司被认为是未来几年内人才测评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
总的来看,我国人才测评行业由于缺乏相应制度规范和正确引导,在供给方面呈现出供给不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特点;在需求方面存在渴望使用,但人才缺乏、技术欠精、效果不佳的问题。
人才测评业发展的道路选择
西方对人才测评的研究, 始于19 世纪末对智力落后儿童鉴别的需要。1905 年,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从此以后测验成为一种测量个体差别的工具,智力测量的对象从儿童、成人到老年人,应用范围也从教育领域扩展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企业、军事和医学界得到了广泛应用。20 世纪20 年代,人才测评研究进入狂热时期,40 年代和50 年代,开始在实践中评价求职者的“岗位适合度”,60 年代以后,人才测评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测评对象不仅有普通员工,也逐渐扩展到中高层管理人员。现代人才测评在我国的发展时断时续,今天,随着社会对人才测评的广泛需求,测评机构越来越多,但资质良莠不齐,未真正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道路。
西方国家人才测评业的发展,选择的是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其人才测评业得到规范发展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及应用。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人才测评的经验,反省我国人才测评业存在的问题,使其走向规范化轨道。否则,就会使一个科学技术手段因应用不当而中途夭折,使人才开发管理回归“经验主义”。
1.人才测评业应逐渐社会化。人才测评是一种由具有一定资质的权威专业人士组成的社会中介组织实施完成的活动,其测评结果尽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但仅供人才本身和用人单位参考,不是人才使用的唯一依据,也不是人才获得相关待遇的一种象征,这与当今我国实施的与人才待遇相关联的、通过人才测评授予人才“国家承认”的证书制度是不一致的。人才测评应该强调“社会承认”或用人单位对测评结果的认可。
2.中国人才测评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也就是说,应该取消国家政府机构对人才测评市场的垄断,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来发展人才测评产业。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对人才测评市场进行宏观控制和调节,而不介入具体的人才测评活动。中国要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不仅要开放人才测评市场,而且要积极鼓励国内外资本拥有者积极参与人才测评产业的投资发展。
3.人才测评产业化是必然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人才测评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以美国为例,每年仅人才测评服务的直接收入就达20 多亿美元,如果包括与测评服务相关的咨询和培训费用,则可达100 多亿美元。拥有13 亿人口的中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人才与工作岗位的重新优化配置是必然趋势,因此可以预期:人才测评产业的发展规模必将是巨大的。
应引导规范人才测评行业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人才测评行业的现实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并引导人才测评行业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茂名石化公司及地方处置采矿权不当行为.doc
- 范伟 表演天才漫步人生.doc
- 范伟-幸福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doc
- 范例教学法在商务日语谈判教学中应用探析.doc
- 苹果秋施基肥好、树壮质优产量高.doc
- 范各庄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形式探析.doc
- 范少华-打领带拿公文包艺术家.doc
- 范振喜-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doc
- 范敬宜及他《黄公望江山胜览一角》.doc
- 范治斌 水赋其形 墨成其相.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