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复习课机械运动2014
例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B [例 3]一小车以 3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 有紧急情况,经过 0.6 s 开始刹车,又经 4.4 s 滑行 52 m 后停止, 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14 m/s 【例5】“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解:小明开车的速度为 v=s/ t =10km/ 1 6 h =60km/h>40km/h 所以超速. 在驾车过程中,注意不要超载,超员,不要酒后驾驶. 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例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过桥时,由 得 s=v车(t人+t)=10m/s(6s+8s)=140m 【例7】.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大约是2.5m/s,汽车在一般城市道路上的行驶速度大约是10m/s,人要安全横穿15m宽的道路,并且要求预留8s的安全时间。 (1)人快步穿过马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2)人至少要离行驶的汽车多远时横穿马路才能保证安全? 例9、场地自行车赛的赛道是圆形的,该圆形赛道的半径为R,甲、乙两运动员沿赛道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和V2,且V1V2,两同学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方向 骑自行车,则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结果)。 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多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A 2、在一直线轨道上的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定向东运动 B. 一定向西运动 C. 一定静止不动 D. 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 D 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16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D 6、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C 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C 9.李白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和“孤帆”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帆船和河岸 B.河岸和帆船 C.青山和太阳 D.青山和划船的人 A 10.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 地面和船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都是地面 B 2014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3.记: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0cm 1 2 3 4 5 2.32cm 2.33cm 数字 分度值 ;物体长度 . 分度值 ;物体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