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王宁: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王宁
摘要:现代性一直伴随着我们并和我们无法分离,它不仅使得中国更加接近现代
化,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激励了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知
识的生产.既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么现代性也就呈现出了新
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了的现代性,或者说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
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因此,我们也
许能够在全球化的时代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立场出发,重新建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显
然,这两个话题是通过翻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理论争鸣中被中
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引证并讨论.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的形成,一方面消解了大一统
的单一现代性的神话,为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在全世界各地的形成铺平了道
路,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现代性;全球化;后现代性;另类现代性;翻译
中图分类号:G112;I2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9.0108—
09
作者简介: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
教授(北京100084)
在当前的中国乃至国际文化理论界,现代性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两个讨论得最为热烈,甚至充
满辩论色彩的前沿理论话题,毫无疑问,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讨论与对后现代性的反思是密切
相关的.人们也许会问,我们中国的人文学者为什么要以如此之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话题呢?难
道现代性果真给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带来巨大的利益吗?如果我们几十年前面对这
些问题的话,也许会感到困惑不解,并且无法对之作出确切的回答.而现在,我们却不能回避这
样一个事实,也即现代性一直伴随着我们而存在,甚至和我们无法分离,它不仅使得中国更加接
近现代化,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激励了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知识
的生产.既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么现代性也就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或
者说成了一种扩大了的现代性(modernityatlarge),亦是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post—
modernmodernity),.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
现代性(modernities).因此,我们也许能够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立场
出发,重新建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alternativemodernityormodernities).显然,这两个话题是通
收稿日期:2011_o66
①关于所谓扩大了的现代性,或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参见ArjunAppadurai,ModernityatLarge:CulturalDimensions
Globaliza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96.
108
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王宁: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过翻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理论争鸣中被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引证
并讨论.因此我们还是首先从翻译定义的变化说起.
翻译:从字面转换到跨文化实践
尽管翻译已经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但正是翻译在其现代和后现代意义上才极
大地吸引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广泛注意力,并激发了理论争鸣.现在讨论翻译时,许多人会问
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把翻译的意思歪曲了,或者说翻译本身的意思被极大地改变了,以至于人
们简直无法把握其本来的意义了.确实,在当今时代,尤其是在翻译以及翻译研究中的文化
转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之后,翻译的领地已经大大拓展了:从早先的纯粹语言间的转换
(interlingualrendition)发展演变成为现在的跨文化(intercultura1)和符际间(intersemi-
otic)的翻译或变异(transformation).翻译研究也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学
者,哲学和社会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本实现了从边缘逐步步人中心的战略.生活在当今时代
的人离开各种形式的翻译或许难以生存.虽然不同的理论家对翻译的定义和功能自有不同的看
法,但说到底,翻译对于人们的13常生活和人际问的交流却是必不可少的.显然,不同的文化之
间的交流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语言.正如当代英美后殖民理论家罗伯特?扬(RobertYoung)所总
结的,作为一种实践,翻译是以跨文化交际开始的,但是它始终包含着权力关系和主宰形式这
样一些问题.因此它不可能回避政治问题,或者说与其自身和当下权力形式相关联的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月子中心策划方案(定稿).doc
- 有一种职场智慧叫钝感力1.doc
-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doc
- 有向图中任意令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doc
- 有理数乘方教学设计方案.doc
- 有机蔬菜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docx
- 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doc
- 有限合伙企业相关法律法规.doc
- 服务台管理控制程序(二级文件).docx
- 有音乐 就OK——2010安徽电视台影视频道《OK王争霸赛》KTV合作方案.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