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序列分析法鉴定烟草病株分离出两种真菌.docVIP

ITS序列分析法鉴定烟草病株分离出两种真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TS序列分析法鉴定烟草病株分离出两种真菌

ITS序列分析法鉴定烟草病株分离出两种真菌  烟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每年烟草病害的发生比较严重,给烟农和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我国烟草种植区域广,病害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因不同地域而有很大差异,全国 16个主产烟省(区)烟草侵染性病害有6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30种[1]。福建省是我国烟草主产区,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有31种[2],主要为烟草炭疽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烟草青枯病、烟草病毒病等5类[3],在31种烟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有10种,且新的侵染性病害不断出现,如米根霉引起的烟叶霉烂病等[4]。  福建省邵武市烟农在烟草种植中新发现一种病害,病株在茎部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严重部位腐烂,在叶部产生枯萎圆形斑点。试验室对发病株进行病原检测,本试验对其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由于病原真菌物种间形态差异较小,鉴定工作较困难,而真菌rDNA-ITS适用于不同分类水平的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5],能从分子水平为病原菌的准确分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择ITS序列分析从烟草病害发生部位中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快速、有效地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烟株:烤烟品种云32,邵武地区种植,发病后送检。  孟加拉红培养基:北京奥康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PDA培养基:北京奥康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真菌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改良马丁培养基配方(1 L):蛋白胨5 g、酵母浸出粉2 g、葡萄糖20 g、磷酸氢二钾1.0 g、硫酸镁0.5 g, pH值 6.4,121 ℃灭菌20 min。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在送检的各样品中随机选取茎部3处病变部位切片。将每个切片放入100 mL无菌水中,摇床上充分振荡30 min,制成菌悬液,每瓶菌悬液取1 mL与一定量的孟加拉红培养基混匀制成平板,每瓶菌悬液制3个重复平板,28 ℃培养3~5 d。  当培养出的菌落生长至直径1 cm时,用接种针挑取菌丝尖端植入另一皿PDA培养基内培养;再重复上述操作2~3次即可作为纯化菌种移入试管低温保存。  1.2.2 真菌DNA提取 将试验菌株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中,28 ℃、200 r·min-1振荡培养2 d。过滤收集菌丝体,洗涤干燥,液氮研磨后转移至EP管中,使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 DNA 作为PCR反应的模板。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  1.2.3 ITS 序列扩增 真菌ITS区扩增通用引物为ITS-5(5-GGAAGTAAAAGTCGTAACAA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  PCR反应体系为50 mu;L:DNA模板2 mu;L;10times;缓冲液5 mu;L;d NTP(每种2.5 mmol·L-1)2 mu;L;引物(10 mu;mol·L-1)各2 mu;L;Taq DNA 聚合酶(5 U·mu;L-1)0.4 mu;L;无菌水补足至50 mu;L。PCR反应程序为:95 ℃预变性5 min,然后94 ℃变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反应结束后取5 mu;L PCR产物加1 mu;L 6times;溴酚蓝上样缓冲液,在2%琼脂糖凝胶上110 V电泳35 min,凝胶成像仪拍照。  1.2.4 ITS序列分析 测序交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所得序列进行BLAST分析[6],采用Maximum Likelihood(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Bootstrap 重复500 次检验各分支的置信度,最终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病原菌分离样品在PDA 培养基中28 ℃培养4 d后,有两种颜色大小和菌落形态特征上都存在差异的菌落,一种菌落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初为白色菌落,后变为红棕色菌落,气生菌丝放射状生长;另一种形成底色黄、孢子多且黑的菌落。分别对这两种菌落进行纯化。  2.2 ITS扩增后产物电泳  提取这两种菌的DNA,以ITS-4和ITS-5为引物,进行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都获得了约600 bp的条带,与真菌ITS序列碱基大小范围一致。 2.3 BALST比对结果  两分离菌株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ALST分析。1号菌株序列长度为542 bp,BLAST GeneBank数据库的基因序列显示,其与Fusarium kyushuense strain BBA78012(AF414971.1)和Fusarium kyushuense strain NRRL3509(U85544.1)同源性达99%,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