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年级代数教材分析
6-a-02能將分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問題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求解及驗算。 求解的方法可用加減互逆、乘除互逆,或等量公理。 單步驟指的是未知數之計算步驟為單步驟 6-a-01能理解等量公理。 能理解在等式兩邊同加、減、乘、除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 可在課堂進行天平的操作,理解等量公理。 除了應用到單步驟未知數問題的解題外,也可以用來判別兩分數之相等或比較大小。 在操作上,教師也許可以處理較複雜有趣的解題,但當要運用等量公理到未知數問題時,應限定在單步驟問題(見5-a-04與6-a-02),讓學生體認如何以等量公理重新思考解題的意義即可,較複雜之兩步驟問題是國中階段的課題。 等量公理 A、B、C 三數,若A = B 則滿足 A + C = B + C A - C = B - C A × C = B × C A ÷ C = B ÷ C(其中C ≠ 0) 教學建議:等量公理 Osborne and Wilson (1992)也認為可以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來加強等號的概念,他們提出一個等號概念的教學策略,那就是教師可藉由問同學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來強調等號概念。 例如: 以天平圖示學生「5+ 3 會等於9- 1 嗎? 」或者是「2×5 會等於3×4- 2 嗎?」等問題來強調等號兩邊相等的概念。 教學建議:等量公理 6-n-12能認識速度的意義及其常用單位。 這是比或比值的應用課題。小學的速度教學一律在等速的情境中教學。 教學上,可先固定一個因次,去理解速度大小的意義,例:100公尺賽跑,小英跑20秒,小麗跑25秒,那麼小英跑得比小麗快。 例:若小英5秒跑25公尺,10秒跑50公尺,15秒跑75公尺,20秒跑100公尺(可運用列表的方式顯現資料),發現這些數對形成比的關係。可運用5-n-14,知道可用「每秒跑5公尺」或「跑1公尺需要0.2秒」來刻畫這個關係。續引前例,以相同的推理知道小麗跑步的速度是每秒4 公尺,而小英跑得比小麗快的事實,可以用5>4來說明。 6-n-12能認識速度的意義及其常用單位。 由此引入速度的公式:速度= 或 距離=速度×時間。並能應用此公式解題。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當速度一定時,距離與時間成正比」。 例:「小明從家裡走到學校,花了15分鐘,如果小明自己估計,他每秒可走1.5公尺,則家裡到學校的距離大概有多遠?」,在這樣的例子中,讓學童理解速度單位換算規則的必要。另外,雖然速度可能不均勻,但是這樣的估計,對日常應用還是有意義的。 常用的速度單位為每小時幾公里(公里/小時)、每分鐘幾公尺(公尺/分)、每秒幾公尺(公尺/秒)。學童應能處理如下問題:「如果小麗走路的速度是1公尺/秒,則小麗每小時可走多少公里?」,學生可以先用簡單的方法理解小麗每小時可走1×60×60=3600公尺,也就是3.6公里。但最後應能知道這相當 5-a-04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問題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能解釋算式、求解及驗算。 在「加減互逆」(2-a-04)和「乘除互逆」(3-a-01)的細目中,已經處理過有空格的單步驟計算題。因此本細目的要點在於,學童能夠從問題中分析題意,以未知數表示的未知量,並列出正確的算式。由於這對學童而言是全新的學習,因此問題限制在最簡單的單步驟問題。 學童可以用△、□、甲、乙、、…來代表未知數,不過基於與國中代數連結的考慮,若學童使用英文單字沒有問題,應儘量考慮使用和。 5-a-04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問題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能解釋算式、求解及驗算。 例如:「小明原有8張怪獸卡,又獲得幾張怪獸卡之後,總共有13張怪獸卡?」,學童將題目列成8+=13後,由加減互逆運算,知的答案等於13-8=5。 例如:一包口香糖有7片,需要購買幾包才會有28片的的乘法問題,學童將題目列成7×=28後,透過乘除互逆,得知的答案等於28÷7=4。 單步驟指的是未知數之計算步驟為單步驟,如下例: 8+x=13, x+5=16; x-10=10, 20-x=15; 7×a=28, xa×5=20; x÷9=63, 40÷x=5 5-a-03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四則運算的性質指加法與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5-a-01以及5-a-02之運算性質。 5-a-02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也理解連除兩數相當於除以此兩數之積。 例:「一盒糖有15顆,7盒糖平分給5人,一人分到多少顆糖?」,這個問題可以先算有多少顆糖(15×7=105),再算一人分到多少顆(105÷5=21);也可以先將一盒糖分給5人(每人15÷5=3顆),再看7盒糖一人分到多少顆(3×7=21)。併式紀錄呈現:15×7÷5=15÷5×7,可討論後者的計算較容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粤教版(广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一册课件.pptx VIP
- 叁化(2008)1170 接触网设备及防护设施安装图.pdf
- 人脸识别门禁.pdf VIP
- 单一制和复合制课件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创新创业基础(高职高专版)PPT教学完整课件.ppt
- 老旧小区弱电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数据脱敏处理与使用管理规则.docx VIP
- 和利时LE系列可编程控制器选型手册.pdf VIP
- 信息系统专职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docx VIP
-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第2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概念 ---英语教材难度分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