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孔子的洛邑之行.doc
浅谈孔子的洛邑之行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整理典籍,广收门徒,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这与他勤学好问、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孔子一生游历过许多过国家,如齐、宋、卫、郑、陈、蔡、楚和东周王城洛邑(今洛阳)等,也请教过许多老师,如齐太师、老子、苌弘、师襄子等,尤其是洛邑之行,对孔子的一生影响深远。本文拟对孔子的洛邑之行做一些探讨。
一、孔子洛邑之行的目的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周礼实施、保存最为完善的地方,孔子从小就受其熏陶。孔子生性好礼,儿时游戏,常摆起各种祭品,学习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由于家境贫寒,孔子少年时代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他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为家庭贫贱,干过许多卑贱的事情,做过吹鼓手,帮人做婚、丧和祭祀等礼仪类的事情,还做过一些杂役。十五岁时,孔子立志成为一位懂礼的学者。由于他勤奋好学,常入太庙询问各种礼器的名称、用途、用法,学无常师,虚心求教,十六、七岁时就以知礼而闻名了。二十岁开始,孔子在家乡创办私学,以礼、乐、射、御、书、数诸科教授生徒。孔子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礼、乐制度非常痴迷,凡是涉及礼、乐方面的典籍他都努力寻找,凡是涉及礼、乐方面学习的机会他都不肯错过。孔子深谙三代典籍,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他对礼乐典籍的散佚深表惋惜: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为了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夏商时期的礼乐典籍,公元前532 年到公元前522 年间,孔子曾去卫国、杞国和宋国进行考察。他说吾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由于文献的缺失,孔子并没有看到想要的典籍。之后,他又去了齐国考察了政治和礼乐的情况,但是一到齐国,便感到齐国的礼制比起鲁国更加不如,大为失望。于是,孔子只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东周的王城洛邑。这里是周礼的发源地,又是王畿,一定保存有最为完整的礼乐典籍。另外,当时最大的学问家老子就住在洛邑,还担任着周的藏室史,即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孔子对老子仰慕已久,若能既查阅有关礼乐的典籍,又能向老子求教,那将会解决很多的疑惑。曲阜距离洛邑千里之遥,达成此行并不是一件易事。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安全和盘缠问题。春秋末年,小国林立,关卡众多,从鲁国至东周王城,至少要经过宋、卫、晋等国,顺利通过沿途各国的盘查,单凭一介教书先生,的确是非常困难。盘缠的也是问题。一路之上车马仆役,吃喝拉撒,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孔子授徒素来有教无类,孔子曾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束脩,郑玄注曰:谓年十五以上也。学生交不交学费孔子并不要求,只要成年就行了。这样一来,虽然孔子有些学生,却仍是一贫如洗,洛阳求学对于孔子来说实在是一种奢望。
恰在此时,他的门下多了两名鲁国贵族出身的学生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两人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孟僖子是鲁国重臣,生前曾陪同鲁昭公出访楚国,因不懂礼节,在引导鲁昭公参加对方欢迎仪式时大出洋相,回国之后到处向人学礼。后来,他听说孔丘是懂礼之人,正在聚徒讲学,就在临终之前嘱咐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孔丘,圣人之后年少好礼吾即没,若必师之。孟僖子死后,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遵从父命拜孔丘为师。孔子把自己想去洛邑求教的想法说给了南宫敬叔: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南宫敬叔向鲁昭公请求说: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往。在南宫敬叔的帮助下,鲁昭公赐予孔子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到东周洛邑考察礼乐制度。公元前518 年,孔子带领南宫敬叔一起西行去东周王城出国考察。
二、孔子在洛邑的行程
孔子来到王城洛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参观了周王室的文物典籍和建筑,二是访问了周王室主管乐的苌弘,三是就教了老子。
洛邑是东周的王城,拥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包括夏、周和西周三代留下的大量文物典籍。老子又是当时主管国家图书馆的官员,这为孔子查阅图书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观看周的文物典籍,让孔子收获很大,他感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看到了周朝丰富多彩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建设起来的。孔子游历了周天子祭祀天地的所在郊社,参观了周天子宣明政教之祭祀、选贤、纳谏、庆赏、教学和国家重大事务的活动场所明堂,明堂门口的壁画给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既有古代圣君贤臣,也有残暴的昏君,为后人时时昭示兴废的道理。尤其是周公怀抱成王,背对着屏风,面向南方接受诸侯朝拜的图像,对孔子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他对随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西安信显像管循环处理应用有限公司.pdf VIP
- 2025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铅锌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安全技术标准》.pptx VIP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物理试题答案2025 .pdf VIP
- 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亿邦智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5.pdf
- EPLAN Electric P8软件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食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热电运行部01炉内升降平台及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