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中翻译分子化运动与多元系统临界态研究初探.PDF

多元系统中翻译分子化运动与多元系统临界态研究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系统中翻译分子化运动与多元系统临界态研究初探.PDF

See discussions, stats, and author profiles for this publication at: /publication/317741425 “”“” Article · uly 2017 CITATIONS READS 0 5 1 author: Lei Du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1 PUBLICATION 0 CITATIONS SEE PROFILE Some of the author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also working on these related projects: A Narratological Study of English and French Versions of Zhao Shi Gu Er View project All content following this page was uploaded by Lei Du on 22 une 2017. The user has requested enhancement of the downloaded file. 中国翻译 2017年第1期 多元系统中翻译“分子化运动”与多元系统“临界态”研究初探 杜磊 肖维青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 要: 本文以多元系统论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出现的译者主体性与多元系统论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提出翻译“分 子化运动”假设。翻译“分子化运动”具备观照译者主体的“微观性”与多元系统的“动态性”,是推动系统进入“临 界态”,并促使其产生“位移”的内在主导因素 ;作者认为,翻译“分子化运动”使研究者得以有效观察到多元系 统背景下的译者主体,并深入研究译者活动与多元系统内外变化之间的关系,因而能有效提高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解 释力 ;同时,翻译“分子化运动”也是翻译文学史推进的“动力”,可能成为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新工具。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 ;翻译“分子化运动”;微观性 ;动态性 ;临界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 - - 873X 2017 01 0185 07 1.引言 2. 研究综述 系统理论是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 )的理论雏形,在历史上早已广泛存在 2.1 中外对多元系统论的批评 于科学研究领域。俄国语言学家Tynyanov 试图 从翻译研究方法论上来看,多元系统论把翻 打破形式主义的桎梏,首先将系统理论用于对 译活动纳入到了历史与社会的观察维度上,使得 文学进化规律(literary evolution )做历时性阐 很多原本在译文语言对比分析的研究模式下无 释。他的文学系统“位移”理论,“促使着批评 法解答的问题获得了较为充分、合理的解释。可 家和理论家始终动态地、发展地看待文学理论 以说,多元系统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翻译文学 和概念”(张冰,2008 :4 )。在此基础上,以色 生产活动的“肇发现场”,“把翻译与译作与所产 列学者埃文- 佐哈尔(Even-Zohar )最早将这种 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政治等许多 系统思想应用于文化研究。通过建立多元系统 因素结合起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 论,佐哈尔历时地分析了具体的文学与翻译现 的研究领域”(谢天振,2003 :66 )。基于多元 象,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翻译文学研究的视野。 系统论的翻译研究也代表了一种翻译研究思考 由于他的贡献,翻译文学研究整体打破了以往 方向上的本质变化。肖维青(2010 :26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