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取得不小的进步。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却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8年发生多起青少年杀人、伤害、盗窃案件,令人震惊,令人深思。
一、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近年来,在刑事犯罪高踞不下的情况下刑事犯罪的低龄化日
趋严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北京市公安机关统计,二OO六年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占违法犯罪人员总数的55%,而二OO七年则上升了5.7%,进入二OO八年,这一比例仍呈上升趋势。从今年初北京市公安机关相继破获的几起由青少年组成的抢劫、强奸犯罪团伙来看,其成员之多、结伙时间之久、手段之凶残、后果之严重,着实令人触目惊心。据《河南日报》载,郑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抢劫、杀人犯罪团伙,其成员竟是由12至19年龄段的青少年组成。所以,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探索并掌握其规律和特点,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稳定社会治安大局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里特点
监狱中的青少年罪犯大多数身体、智力发展一般都比较好,但家庭和社会的情感发育不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情感。独生
1
子女占了绝大多数,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娇纵,他们很少有机会接受艰苦磨练,不仅意志柔弱,而且情感也十分脆弱,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出很大的缺陷,他们把金钱、财富与人生价值等同起来,凡事以个人利益、兴趣为准则,追求“自由”、“独立”,对他人与社会置之不顾,甚至加以侵害,养成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性,把犯罪当做好玩刺激,最终自我迷失以致跌入泥潭。
1、动机多样而又茫然,行为易受情绪情感左右,理智严重
缺乏。
青少年罪犯的犯罪主观内因多出于膨胀的私欲动机、骄奢的
享乐动机、性本能的刺激动机、非份的占有动机、卑劣的虚荣动机、戏谑的取乐动机、残忍的报复动机、畸型的好奇动机、狭隘的嫉妒动机、“行帮”的“义气”动机等等。社会激烈竞争造成紧张感、压迫感足以使心理承受力低下者产生变态心理,这使第四代罪犯犯罪动机呈现五花八门的繁杂状况。这些动机隐藏于他们人格的深处,形成潜意识,逐渐发展成为犯罪动因,以致他们在实施犯罪的瞬间,人们难以发现清晰的动机轮廓,甚至连他们本人也说不清,道不明。
他们是一群非常“情绪化”的人。当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社会变迁时期不同年龄层的人们之间的“代沟”增大,彼此不够理解,不少人际关系蒙上利益原则。实惠、利益冲淡或代替了亲友和同志间的感情,人际冲突纠纷增多,这些都比较容易使他们产生烦恼与焦虑。竞争失败使他们产生负效应情绪:[1]增加挫折;[2]感到压力和威胁;[3]产生沮丧、抵触、嫉妒、报复等消极心理。这些足以使他们感到“人与人之间是狼与狼的关系”,“弱肉强食”是生存原则。加上失学、失业、失恋、失意等不良
2
境遇,于是这些挫折作用于缺乏理智的第四代罪犯身上,迅速外化为反社会的违法和犯罪行为,释放出强大的破坏能量。
2、情感淡漠,缺少怜悯心,不计后果,没有恐惧感或痛苦感。
青少年罪犯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家长过分的庇护和迁就,使他们几乎都免受了生理、心理、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体验,不知痛苦和恐惧为何物。由于视听娱乐工具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都消磨在观看电视节目上,电视夺走了家庭亲情交流,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教育大大少于所给的物质照顾,造成他们不懂得体谅关心别人,待人冷漠,对他人很少宽容忍让,无理也要狡辩三分,得理更不饶人。为此,犯罪时往往凭一时冲动,胆大妄为,凶狠残忍,根本不计后果,更不会考虑给社会造成的损害,给他人带来的痛苦。虽然他们在初中时期都学习过《法律常识》,粗知法律知识,并非法盲,但他们内心却无视法律,不相信法律的威力,甚至藐视法律,铤而走险。
3、漠视政治,崇尚金钱、暴力。
青少年罪犯对政治生活毫无兴趣或兴趣不浓。目前第四代罪犯犯反革命罪者极少,这从反面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厌恶、逃避政治学习,而谈论最多的是“如何捞钱发财”、“怎么怎么打个‘码头’”等话题,以金钱、武力论英雄。在商品文化强大的惯性推动下,电视播放的暴力色情片越来越多,这些诱导着第四代罪犯去崇拜模仿那些出演“强者”、“冷面”、“残暴”、“英雄”等角色的明星,并在现实生活中刻意模仿追求。腐败、超前消费、“黄毒”、武侠热等现代社会病混合作用于他们身上,使他们无力抵制,乏力招架,最后还是沦为俘虏。调查中发现,他
3
们中不少人把性命当儿戏,认为“杀头不过头点地”,亡命徒“英雄”观味道十足。
4、赌徒冒险和侥幸心理强烈。
他们在犯罪过程中没想过会被逮捕判刑,且他们中不少人都
有拒捕和潜逃经历。有些罪犯认为犯罪得手后的快乐值得冒一次险,“抓住算我栽了,抓不住算我赚了”。
5、民族自豪感缺失,崇拜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时工劳务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湖北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4页).docx VIP
- 111正弦定理第二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ppt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卷(附答案详解).docx
- 风机吊装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弥尔顿《失乐园》作品简介课件.ppt VIP
- 儿科学课件: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完整版.ppt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