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中国的河流和湖泊.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额尔齐斯河汇入鄂毕河,为鄂毕河的最大支流。 * * 东北那片是因为地势低平,而且与周围地区间有低缓的高地隔离。 内蒙古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是处于外流区包围的孤立的内流区,这里气候干旱,流沙广泛分布,区内无完整水系,也缺少常流河,微量的地表径流都以星罗棋布的内陆湖盆作为它的归宿。在地形上四周比内部高。水平衡和地形两方面共同造就了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 * 季节性河流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 * 蓄洪区及围垦区 * 水能丰富 水能蕴藏量由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水流急 气候:降水丰沛 流量大 2、长江的开发利用 (1)巨大的水能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长江水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 思考: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段?为什么? 6600米 6200米 3500千米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 (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巨大的水能(笔记) 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集中河段:上游(金沙江段、三峡段) 水能开发:在干流上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和水电站 存在问题:水能利用率低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重 庆 长江的主要的水电站 二滩 龚嘴 铜街子 安康 五强溪 丹江口 三峡 葛洲坝 隔河岩 黄金水道 自然条件 人文条件: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气候:河流水量大;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航运条件好 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 经济发达,运输大; 长江与其它交通线交织成网,便于联系 东西、南北的交通。 航运价值大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所以,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 (11)危害:洪涝灾害——中下游平原 ①中下游洪涝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a.中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 下游:围湖造田,为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湖泊面积剧减。 a、水系特点:流域广、支流多 b、气候特点: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C、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支流洪水同时袭来 ②防洪措施 a、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截弯取直 b、生态措施 植树造林,建立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三峡工程的效益 三大主要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 巴颜喀拉山 渤海 (2)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全长5500千米 年径流量580亿m3,仅为珠江的1/7 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流域面积 1、概况 (1)长度、流量、流域面积 黄 河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巴颜喀拉山 甘 肃 宁夏 (3)黄河流经的省区 (4)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5)上中下游的划分 河口 旧孟津 上 游 中 游 下游 (6)黄河水系图 湟水 洮河 汾河 渭河 河口 旧孟津 河口 旧孟津 上 游 中 游 下游 (7)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富水力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 2、黄河的贡献 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上游 塑造平原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中游: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支流也较多。植被遭到破坏,暴雨,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