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油库生产调度工艺运行方案优化
顾强:多油库生产调度工艺运行方案优化 第6卷第4期
多油库生产调度工艺运行方案优化
顾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
摘要:将储运系统的南一油库、南三油库和北油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系统总能耗费用
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多站库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两级递阶优化方法将原
优化模型分解成最优管道出站压力模型和出站温度优化模型两个子模型,两者之间通过迭代进
行求解。应用该模型对大庆油田多油库生产调度工艺进行了优化,制定了不同油库的优化工艺
参数,包括优化的外输温度、压力等。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可节约能源10.38%,
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多油库;生产工艺;优化;外输温度;压力
DOI:10.3969/j.issn.2095-1493.2016.04.003
“北油库—南一—南三—总外输”是大庆油田 北油库所输送的原油进入南三油罐的油温也会随之
原油储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庆油田原 升高,需要的维温热能将会减少。相反,降低起点
油的储存及外输任务,是连接油田开采和下游石油 温度,泵耗电量增加,加热炉燃料消耗量减少,维
炼化的中心环节。目前,大庆油田已处于开发中后 温热能消耗增加。
期,油田产能下降,导致原油储运系统处于低库 同时,南一、南三、北油库所输送的原油会在
存、低输量运行状态,系统生产效率下降,输转油 总外输起点进行掺混,三者各自的输油温度也将影
单耗上升。大庆油田计划进一步调低产量,2015计 响到总外输起点温度。总外输起点温度较高时,动
划减产150 ×10 t,到2020年将调减至年产3200 × 能损耗相应减少,但过高的油温将会造成不必要的4
10 t,随油田产量的进一步降低,储运系统生产调 热能浪费。4
度经济性和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将更加严重。针对 因此,对多油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进行优化,
以上问题,需要对油田原油储运系统的生产调度工 其目的是在保证安全输送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各
[1]
艺方案进行优化 。 油库最佳起点温度和起点出站压力,使得多油库系
[2]
统总能耗最小,从而使总能耗费用最低 。
1 多站库优化数学模型
多油库生产运行总能耗费用包括南一、南三、
1.1 目标函数建立 北油库各自消耗的动力费用和热力费用。南一和北
根据输油管道的水力、热力特性,对于南一外 油库的动力费用就是泵运行所消耗的电能费用,热
输管道来说,提高管道起点温度时,沿线油温升 力费用就是加热炉运行消耗的燃料油费用;南三油
高,油品黏度降低,管道摩阻损失减少,需要的出 库的动力费用是泵运行所消耗的电能费用,热力费
站压力降低,泵耗电量相应减少,但加热炉燃料消 用是储油罐维温所消耗的费用。以南一、南三、北
耗量却增加。相反,降低起点温度,泵耗电量增 油库管道的出站压力以及南一和北油库的出站温度
加,加热炉燃料消耗量减少。 为决策变量 ,以总能耗费用最小为 目标 函数
对于北油库外输管道,当起点温度升高时,相 (minS),建立数学模型如下式:
应的泵耗电量会减少,加热炉燃料消耗量增加,但 minS=S +S +S (1)
北 南一 南三
北 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节点智能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node intelligent completion technology.pdf
- 多晶硅氢化炉热场部件革新 the innovation of thermal components for polysilicon's hydrogenation furnace.pdf
- 多晶硅用fe基高温气体净化膜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research on porous fe based membrane materials for high temperature gas filtration in polysilicon industry.pdf
- 多晶硅还原炉用方、圆硅芯性价分析及展望.pdf
- 多晶镍纳米线拉伸变形过程尺寸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ample size effect of polycrystalline ni nanowires under tension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pdf
- 多聚磷酸钠作荧光增强剂测定海水中微量铀 determination of trace uranium in sea water with sodium polyphosphate as fluorescence intensifier.pdf
- 多晶硅与非晶硅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wer 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and amorphous silicon pv modules.pdf
- 多孔道磁金复合纳米粒子(fe3o4-aupsio2)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 channel magnetic gold compound nano-particles (fe3o4-aupsio2).pdf
- 多孔材料透气度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gas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aterials.pdf
-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ch3)3nch2ch2oh]5pv2mo10o40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the preparation of polyoxometalate catalyst [(ch3)3nch2ch2oh]5pv2mo10o40 and 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