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英译本《雾》的审美再现.pdfVIP

翻译美学视角下英译本《雾》的审美再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美学视角下英译本《雾》的审美再现

2016年第3期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32016 VocAllloNALco眦GEoF眦删lcS&矾FoRMAflloNTEc删oLoGY 第15卷(总第84期)JouIINALoF心删I GeneralNo.84V01.15 [文章编号】1671—802X(2016)03—0071—03 翻译美学视角下英译本《雾》的审美再现 何小翠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610500) 摘要:茅盾先生的散文《雾》,借用意象,以象征的手法,达到情志交融。文章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从 语音、词语、模糊集这三个维度,剖析《雾》张培基先生英译本的美学特征,进而探究散文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翻译美学;《雾》;张培基;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翻译美学 该回归其本质,即翻译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审 古今中外,出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际的交流 美主体指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人;翻译的审 交往需要,翻译活动一直有开展,随之翻译理论研究 美主体就是翻译者。[41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雾》的 也在相继进行。实践出真知,通过翻译实践,译者也 英译本,译者张培基即为审美主体。影响审美主体的 总结出了大量关于翻译技巧与方法的理论。反之, 因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原语 理论促实践,翻译理论的研究也辅助译者翻译出更 形式美的可译性限度,原语非形式美的可译性限度, 忠实于原文,更具美感的译文。其中,关于翻译标准 双语的文化差异以及艺术鉴赏的时空性。本文研 的讨论,也从未间断。纵观这些翻译标准,实则都围 究的原语为茅盾先生所著的散文《雾》,该文创作于 绕着翻译论与美学。例如公元前西方的西塞罗强调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当时全国 翻译必须工于词章之美;阿泰勒的“翻译三原则”:成 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作为社会革命进步者,茅 功的译作应能体现原作的全部优点,洞察原作的全 盾心中充满苦闷和沉沦,但他同时更渴望一次狂风 部推理,并领悟原文的全部美;201盐纪法国的维勒瑞 疾雨般的革命。于是,茅盾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运用 指出,译者的翻译技艺取决于对文学作品真知的审 了多个意象,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笔触轻重得 美感知。[31而我国的传统译论,也几乎都具有美学渊 宜,描写细致人微,意蕴显现却又不道明,使文章极 源。马建忠的善译;严复的译事三难;傅雷的神似; 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主观方面,审美主体主 钱钟书的化境;茅盾之翻译应重神韵;郭沫若指出文 要受到其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一,情也。即审美客 学翻译须具其风韵;朱生豪重视保持原作的神韵;金 体的情感涵韵号隋感感应。其二,知也。既指知识、见 岳霖呼吁翻译的译味。13】_七述的诸多翻译理论,实则 地、见识、洞察力,也指翻译者的个人经历所拓展和 都蕴含着浓厚的美学思想和美学魅力。 充实了的视野。其三,才也。主要表现为译者的语言 二、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 分析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及语文表达和修辞能力。其 翻译与美学的联姻,促成了翻译美学这一独特 四,志也,指为学的毅力。【4】 视角和研究新领域。但是究其研究的对象,仍然应 翻译美学研究的第二个范畴即为审美客体,指 A-收稿日期:2016—02—28 作者简介:何小翠(1992一),女,四川南充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E-mail:271274706@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