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
目 录
1 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 的作用及机制 …………………1
1.1 中文摘要………………………………………………………3
1.2 英文摘要………………………………………………………6
1.3 前言……………………………………………………………9
1.4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建立及槲皮素干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2
2 结果………………………………………………………16
3 讨论………………………………………………………19
1.5 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22
2 结果………………………………………………………29
3 讨论………………………………………………………39
1.6 结论……………………………………………………………40
1.7 参考文献………………………………………………………41
1.8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3
2 致谢……………………………………………………………44
3 高迁移率蛋白 1、Toll 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综述)
…………………………………………………………………45
2
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摘 要
目的:研究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作用及其机
制,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动脉粥样硬
化模型:(1)将46只6-8周龄的 ApoE-/-小鼠正常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五组:
正常组 (3只)、对照组 (13只)和实验组(低、中、高槲皮素剂量组,每
组各10只)。(2 )对照组和实验组喂养高脂饮食,12周后取正常组和对照组
各3只小鼠通过 HE 染色、透射电镜及眼眶取血检测血浆中胆固醇方法检验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2.实验组分别给予低剂量槲皮素50mg/ (kg·d)、中
剂量槲皮素100mg/ (kg·d) 、高剂量槲皮素150mg/ (kg·d)喂养,给药后第8
w 、第16w 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各5只,并通过 HE 染色和透射电镜、眼
眶取血胆固醇方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情况。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 )和ELISA 法检测HMGB1 、
TLR4在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1.高脂饮食12
周后 HE 染色显示主动脉壁厚薄不均匀,内膜增厚, 斑块于内膜表面突起,
其中有脂质和坏死崩解物质混合而成,并见胆固醇结晶、钙化;透射电镜
下显示主动脉内皮细胞水肿明显,局部可见细胞膜破损,可见核周隙结构
扩张,内弹性膜厚度、密度不均匀;检测血浆中胆固醇明显增高 (p ﹤0.05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成功。2.低剂量组 HE 染色显示主动脉壁厚薄较均
匀,内膜增厚减轻, 见斑块轻微向内膜表面突起,少许胆固醇结晶、钙化;
透射电镜下显示实验组主动脉内皮细胞无水肿,核膜核周隙结构清晰;内
3
弹性膜厚度及电子密度均匀,内皮表面有异物存积;检测血浆中胆固醇下
降不明显 (p 0.05 )。3.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在对照组中 HMGB1和
TLR4表达呈强阳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蛋白的表达出现一定程度的下
调 (p ﹤0.05 ),呈剂量依赖性。在8w 时,HMGB1蛋白在低、中剂量两两
比较差异变化不明显 (p 0.05 ),在低剂量和高剂量、中剂量与高剂量两
组间的两两比较有差异 (p 0.05 ),而 TLR-4蛋白在低、中、高三个剂量
组间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 (p 0.05 )。在16w 时,HMGB1和 TLR-4蛋白
表达均有差异,其表达水平均呈不同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核酸氧化抑制基因NUDT5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老化中的作用.pdf
- 格尔德霉素和其顺铂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SKOV3DDP耐药性影响的研究.pdf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检测和意义.pdf
- 格列卫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Fox03a及bcR-ab1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桉柠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功能及气道细菌负荷的影响.pdf
- 梗阻性黄疸时微量元素硒对肝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探究.pdf
-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作用.pdf
- 梗阻性黄疸34例分析和文献复习.pdf
- 梗死后出血转化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其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pdf
- 槐杞黄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表达和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pdf
- 横纹肌溶解致性肾损伤肾小管细胞的凋亡机制.pdf
- 槟榔碱对上皮细胞周期、凋亡、恶性转化影响的初步探究.pdf
- 比索洛尔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NO和血管MMP9、VEGF表达的影响.pdf
- 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兔重度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实验探究.pdf
- 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术后躁动的作用.pdf
- 比较EGFR-TKIs及含铂双药一线化疗后培养曲塞维持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恩情肺腺癌的研究.pdf
- 比较FPSAPSA、PSATZ、(FT)PSAD对PSA灰值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pdf
-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及静脉泵注对全麻下气管插管的影响.pdf
- 比较两种不同静脉血管吻合方法对游离前臂皮瓣移植的作用.pdf
- 比较IHC及FISH检测HER-2在浸润性乳腺癌诊治的对比应用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