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

消化系统 胃肠道出血显像 机 理 显像剂进入机体后,腹部可见大血管及血管床丰富的器官显像,如肝、脾、肾等。 胃肠壁含血量低,正常情况不显影。 当胃肠壁出血时,显像剂随血循环不断渗出,出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影。 显像剂: 99mTc-RBC 优点: 能较长时间存在于血循环内,可持续24小时进行多次显像 适用于急性、间歇型出血 99mTc-硫胶体或植酸钠 优点:腹部血本底低,图像清晰,减少假阳性 仅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 显 像 方 法 探头范围包括剑突至耻骨联合 99mTc-RBC 注射药物(15~20mCi)后每分钟采集1帧,采集0.5~1小时 阴性时继续采集静态图像,至24小时 99mTc-硫胶体 注射药物(15~20mCi)后每2分钟采集1帧,采集10~20帧。 必要时再注射药物显像 图像分析 99mTc-RBC 肝、脾、肾、膀胱、腹部大血管正常显影 腹部其它部位可见少量放射性本底 正常情况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结肠基本不显影 图像分析 99mTc-硫胶体 除肝、脾及腹部大血管正常显影 腹部放射性本底低 图像分析 胃肠道活动性出血即可见到相应部位出现异常放射性浓集 随着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放射性异常范围增加或沿肠蠕动方向延伸,其分布与肠道一致。 肠道出血影像 临床应用 能探测出血率低达0.1ml/min的消化道出血优点:灵敏度高、无创、简便、准确 缺点:特异性较差 异位胃黏膜显像 机 理 异位胃黏膜也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 异位胃黏膜对99mTcO4-具有摄取和分泌作用,在局部可出现放射性浓集现象。 方 法 受检当日禁食4h以上。 静注99mTc淋洗液15~20mCi。 探头视野包括整个腹部。 注射显像剂后每5分钟1帧图像,总采集时间2h,或每15分钟采集1帧图像至2h。 临床应用 梅克尔憩室 胃粘膜在小肠的异位症 正常图像见胃和膀胱区有放射性分布,十二指肠,结肠脾区及肾脏有时显影,腹部其它部位无放射性浓集。 梅克尔憩室腹部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位置固定,多在30~60min显影。 阴性时可注射五肽胃泌素后再注射99mTc淋洗液重复显像。 梅克尔憩室异位胃粘膜影像 临床应用 Barrett’s食管显像 胃粘膜在食管下段的异位症 正常人食管不显影 胃显影的同时见食管显影可诊断Barrett’s食管 简便、灵敏、无创,有定位、定性作用 临床应用 肠重复畸形 与胃部同步显影 形态和位置多变,病灶比憩室大 胃排空显像 机 理 将不被胃黏膜吸收的显像剂引入胃内,连续动态地将其排入肠道的过程记录下来,计算胃排空时间,特定时间的残留率或排空,以评价胃运动功能。 显像剂 液体显像剂 多用99mTc-DTPA(0.5~1mCi) 固体显像剂 99mTc2S7胶体或99mTc-DTPA与鸡蛋混合,或99mTc2S7胶体标记鸡肝 半固体显像剂 99mTc-TETA树脂与粘状温粥的混合物 方 法 显像后计算胃内各时间的放射性计数 绘制胃的时间-放射性曲线 计算各时相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 各时相胃排空率的计算 T时胃排空率(%) K 为从0到t时的放射性衰变校正系数 正 常 结 果 液体胃排空曲线呈指数下降,固体呈近似直线下降 固体胃排空T1/2平均 为90min(45-110min) 液体胃排空T1/2平均 为40min(12-65min) 影 响 因 素 性别(绝经期女性慢于男性) 时间(下午较上午慢) 体位(卧位慢于坐位) 身体状况(运动后加快) 胃排空延迟 机械性梗阻 幽门肌肉肥厚、溃疡所致的瘢痕及肿瘤等 非机械性梗阻 胃次全切除术后、糖尿病性胃轻瘫、甲减、活动性溃疡、胃下垂、胃癌等 胃排空加速 糖尿病 甲亢 胃泌素瘤 十二指肠溃疡 胃手术后倾倒综合症 小肠通过功能测定 机理 用放射性核素法测定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的通过时间,了解小肠运动功能,从结肠填充时间减去胃排空时间间接获得。 临床应用 小肠通过时间正常参考值为4.2±0.5h 通过时间加快的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 通过时间延长的如: 小肠梗阻等 糖尿病、硬皮病等也可出现小肠运动异常 适用于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监测 胃食管返流测定 机理和方法 口服不被胃食管黏膜吸收的示踪剂,当显像剂在胃内存留期间于上腹部给予不同压力,同时对食管下端及胃进行连续显像,观察贲门上方食管下端有无放射性出现,若出现放射性并达到一定量时,可诊断为胃食管返流。 机理和方法 婴幼儿检查 将显像剂加入牛奶中,鼻饲后5~10min以2min/帧动态采集至60min,2~4小时在胸部显像多次,若在肺部或上呼吸道出现放射性提示有肺吸入。 显像剂 99mTc-硫胶体和99mTc-DTPA,要求标记率大于98% 胃食管返流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