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语文复习套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下期末语文复习套题

期末复习题 诗文默写 ,欲上青天览明月。 ,绝胜烟柳满皇都。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 ,闻说鸡鸣见日升。 6.明月楼高休独倚, , 。 7. ,松柏有本性。 8. ,儿女共沾巾。 9.野芳发而幽香, 。 10.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 11佁然不动, , , 。 12.伤心秦汉经行处, 。 13.不应有恨, 。 14.惶恐滩头说惶恐, 。 15. ,自将磨洗认前朝。 16.今日听君歌一曲, 。 17. ,略无慕艳意。 18.既醉而退, 。 19. ,飞鸟相与还。 20. ,望峰息心。 二.诗歌理解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最能体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的志愿。 B.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消极避世的忧愤情怀。 C.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诗,表现了“春雨贵如油”,体现了诗人体察景物之精细。 D.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词人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2.下列有关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的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让人落泪。 B.杜牧的《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借物兴感,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 C.《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离开而产生的无限思念怅惘之情。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3.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表明了情意的相通不受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福,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表面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4.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表明作者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扰,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B.《相见欢》一词中,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C.“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D.王维的《终南别业》一诗,通过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三.文言文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乃:久而乃和 /乃吾前狼假寐 C.若:猛浪若奔 /至若春和景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