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1.8mm及3.0mm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泪膜影响的差异
||Illl I IIII I IIIII I If III
目录 Y2397550
中文摘要………………………………………….3
英文摘要………………………………………….6
J■0{;
莉看……………………………………………..8
对象与方法……………………………………….1O
结果…………………………………………….13
分析与讨论……………………………………….19
小结…………………………………………….24
参考文献…………………………………………25
附录…………………………………………….29
致谢…………………………………………….30
综述…………………………………………….31
参考文献…………………………………………36
独创性声明……………………………………….39
1.8m和3.Om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泪膜影响的差异
摘要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domainOCT,SD—OCT)和临床常规性
泪液评估指标,比较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术后泪液
功能影响的差异。
方法:选取31人入本课题,其中13人行双眼手术,18人行单眼手术,共计44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23只眼)行1.8mm
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使用个性化定制的
SD-OCT拍摄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天、1周、1月及3月泪新月图像,采用自行
编制的软件计算出下泪新月面积(LTMA)、总泪新月面积(TTMA),并测量上述各
时间点的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II)、干眼症状评分(Sx)。
通过以上各参数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手术前后泪膜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
1、从手术前后对比来看,A组术后1天,LTMA为12316±7112pm2、TTMA为15296
±11514u
O.001),Sx为2.23±0.88干眼症状评分较术前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t=一5.43:PO.001);在术后1周,LTMA为11231±9001ms,TTMA为19251
±12431u
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1
1,=4.33=2.76,=3.95:P分别0.001,
ums,ST—
II为3.33±2.85ram和术前相比仍然有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
在1天和1周评分为1.65±1.02和1.47±0.94,结果均高于术前,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一4.75,=一2.96:P分别O.001,P=O.007)。
2、从两组间比较来看,B组的Sx在术后l天的评分要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1月和3月,两组间除了tBUT外已没有统计
学差异。
=O.426,=一0.201,P分别0.001,O.001,=0.003)。
结论:
1、行1.8mm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泪液功能的改变上要明显
轻于行3.Omm常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泪新月的测量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的评估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泪液改变;白内障;泪新月;OCT
OnThe In
TheEffectOfCornealIncisionSize Changes
Film Cataract Versus3.0mm
Tear After Surgery:1.8mm
Abstra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腔静脉和其主要属支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研究.pdf
- 上睑老化的综手术治疗.pdf
- 上矢状窦组桥静脉流出端的神经内窥镜解剖和意义研究.pdf
- 上调Twist基因对SW480细胞株体外增殖和侵袭性影响的研究.pdf
- 上皮间质转化在TGF-β1联合TNBS诱导克罗恩病肠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探究.pdf
-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和意义.pdf
- 上颈椎融合对颈椎活动度的作用.pdf
- 上颈椎空间位置异常在颈椎退行性疾病中的相关探究.pdf
- 上颌窦内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的出血性息肉的临床诊治探析(附3例报道).pdf
- 上颌窦脊索瘤的临床病理探析.pdf
- 临床1.5TMp-MRI检查中PI-RADS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初步运用评价.pdf
- 临床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诊断中的价值.pdf
- 临床1.三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评价;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探究.pdf
- 临床1.IDO和SOCS1共抑制对树突细胞抗肾癌免疫应答的影响和机制;2.Bmi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pdf
- 临床1H-MRS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及UPDRS评分相关性分析.pdf
- 临床1H-MRS对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定性诊断的探究.pdf
- 临床1H-MRS对口吃症患者语言中枢代谢特征的探究.pdf
- 临床1~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认知、注意和执行功能特点的研究.pdf
- 临床1HMRS在认知功能损害诊断中的运用价值.pdf
- 临床1α,25(OH)2D3对兔角膜碱烧伤角膜LC影响的实验探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