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对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机探析
中医对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机探析[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病机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gce,IR):指正常浓度的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低于正常,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抑制肝释放葡萄糖的能力及促进周围组织(主要在骨骼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为了调节血糖在正常水平,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即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各种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关于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
本病总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病机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对消渴有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从毒论治等等,但笔者认为其病机本质是脾与肾虚为本,热毒、痰浊、瘀血为标,治以补益脾肾,清热、化痰、活血为主。
胰岛素抵抗是现代医学的新概念,中医对其虽无系统论述,但依照中医理论并通过临床观察,病机重点在脾,与肝肾密切相关。同时作为病理产物的痰浊、淤血又会影响脾气及其他脏腑功能,加重病情。总括其病机无外乎虚实两方面,虚者主要为脾气亏虚,功能失调,实者为痰、瘀阻络。
1脏腑之责主在脾肾
脾肾之病多痰湿,而肥人多痰湿,现代医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胖人多见,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祖国医学自古就有“肥人多痰”“肥人多虚”之说。陈修园有“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唯是痰湿颇多”以及“肥人多痰湿”“肥人形盛大而气衰”“脾胃俱虚……虽肥而四肢不举”等论述。张锡纯认为消渴发于心脾,“至谓其证起于中焦,湿诚有理,因中焦胰病,而累及于脾,盖胰为脾之副脏……胰病累及于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指明肥胖系由脾胃受损、脾不散精,或脾肾不足,水道不利,变生膏脂痰湿,郁积体内而成。
痰、湿的生成主要责之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内因,饮食失调、运动过少等是外因。脾失健运,不能把水谷变成精微物质,也不能运化水湿之邪,加之升清降浊功能失常,使浊邪内存,痰湿内蕴。《诸病源候论》有“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有痰饮也。”肾与津、精、水、血的关系密切,肾又为一身阴阳之本,肾气不足则各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则开阖失度,水津不布或水液内停,最终为湿为痰。《景岳全书》谈到“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五脏之病,但能生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由此看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形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造成脾气虚弱,脾不健运。若脾气不足,失其健运,则水谷不化,精微日少,上不能输津以养肺,下不能助生精以滋肾,见口渴、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
2痰、浊、淤与之脏腑互为影响
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本,脾气虚弱、健运失权,无力输布饮食精微各归其所(脾不散精),精微蓄积而为浊(糖浊、脂浊、蛋白浊)0,脾运失健,水湿内停,痰糖浊与胰岛素蛋白质结合形成,使胰岛素作用降低。考虑痰湿作为病理因素,可能附着于组织细胞表面,使细胞表面的受体为痰湿所掩盖,影响受体与胰岛素有效结合,即“痰湿阻络”。痰瘀同源,痰浊能引起血瘀,血瘀也可导致痰阻。故痰瘀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病理机制。
淤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诸如气郁气滞、燥热、津亏、阴虚、气虚、阳虚、寒凝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可影响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继发性促凝加强而处于高凝状态,此属中医“瘀血”范畴。而血瘀是Ⅱ型糖尿病基本改变之一,引起内分泌系统、糖代谢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经改变的血瘀证。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高粘滞血症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的结果是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引起糖及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瘀的形成。脾虚津亏血少、脾虚痰阻气机、脾虚气不行血均可导致血瘀。
3结语
对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中医药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分析其中医发病机理并加以分型,从痰浊、血瘀、脾虚角度来分析其病理特点并运用通络祛痰、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法,在正确辨证基础上配合相应的方剂施治,应是中医药防治胰岛素抵抗的有益选择。痰瘀互化互结,困阻脾土,肾水失其常道而行,复生痰瘀,形成了脾肾水湿失调―痰瘀互结―肾伤脾虚的恶性循环。通过运用补肾调水、化瘀活血法,并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药物,势必取得更好的疗效。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