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交友节目创新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交友节目创新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火爆荧屏,从1997年凤凰卫视播出台湾华视制作的《非常男女》到1998年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相约星期六》、湖南卫视播出《玫瑰之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开设了此类婚恋节目”①,爱情玫瑰在电视的包装下羞答答地绽开了。然而“花无百日红”,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雷同,电视婚恋节目难遏收视率下滑的颓势,在受众中的影响式微,爱情玫瑰悄然枯萎。
2010年1月,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全新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在节目开播3个月后,勇夺同时段娱乐节目收视率之冠,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爱情玫瑰在新鲜“养料”的滋润下再次绽开,并且开得热闹而喧嚣。是什么原因致使电视婚恋节目“梅开二度”,再次赚得受众眼球?相比同类节目,《非诚勿扰》浇灌爱情玫瑰的秘方是什么,创新之处在哪里?《非诚勿扰》在赢得了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备受争议,全新的“养料”是否用料太猛?催熟的爱情之花能否长久绽放?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电视婚恋节目再次火爆荧屏的原因
“一种传播结构是与相应的文化模式和社会心理共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协关系。文化模式的更新和社会心理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传播结构的调整。”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本应忙着谈婚论嫁的都市男女却疲于奔命,工作圈子的不断扩大和社交圈子的日益萎缩,使得他们苦苦寻觅却难修正果,生存的压力在不断挤占他们私人空间的同时,也将他们的眼界练得越来越高。“剩男剩女”不再是新鲜的网络词汇,而是逐渐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相比他们的长辈,80后在婚恋观中不再信奉“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血液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多元西化的价值观的渗入,使得他们倾向于将爱大胆说出来,并且在择偶标准上有自己的一套范式,“父母之命”成为遥远的过去时,要挑就挑“我的菜”才是他们坚守的准则。
此时出现的电视婚恋节目,正好与这一社会文化背景合拍:一方面通过搭建媒介交友平台,释放“剩男剩女”的觅友需求――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通过对有特色的男女嘉宾的遴选,从不同侧面向受众呈现80后的择偶标准和情感诉求――娱乐大众,亦是电视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一次本真的回归。
《非诚勿扰》的创新之处
如果说缺少创新是90年代电视交友节目式微的主要原因,那么2010年1月江苏卫视开播的《非诚勿扰》,不管在节目内容还是节目形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犹如一股强势旋风拉开了一场新的娱乐时代的大幕。
首先,谈一谈节目内容的创新。
权利转。在男女嘉宾选择权利的赋予上,《非诚勿扰》一改传统交友节目上相同比例的男女嘉宾平等互选的模式,让24位女嘉宾走上选择的前台,每轮女嘉宾通过三个环节来了解同一位男嘉宾,在此期间,代表着选择主动权的“定情按钮”一直掌握在女嘉宾手中,亮灯表示愿意继续,灭灯则表示不愿意;如果场上所有女嘉宾灯全灭,则该男嘉宾必须离场;三关之后若有多位女嘉宾仍然亮灯,则发生权利逆转,此时男嘉宾才有机会挑选心仪的女嘉宾。这样的规则设置是对传统婚恋中“男尊女卑”状况的颠覆,不仅彰显出节目对当下婚恋过程中女性地位提升的洞察,同时也是提升节目收视率的有效策略――让女嘉宾走上选择的前台是因为她们比男嘉宾更有表达和倾诉的欲望,对于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发自肺腑的告白还是冠冕堂皇的借口,都会使节目更加好看、更加有味儿。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非诚勿扰》上24个女人演绎的是一台叫人过瘾的情感大戏。
节奏快。和传统交友节目男女嘉宾需要历经几轮环节的相知相识,最后集体揭晓悬念的“集团作战”方式不同,《非诚勿扰》的运作模式类似于各个击破的游击战,出场的男嘉宾面临的是“1对24”的局面,配对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爱之初体验”(测试女嘉宾对男嘉宾的第一印象)、“爱之再判断”(女嘉宾通过一段有关男嘉宾的自我评价和亲友印象的VCR进行再判断)和“爱之终决选”(顺利通过前两关的男嘉宾对印象较好的三位女嘉宾进行反选,并通过了解女嘉宾的一项个人资料作出最终选择)三个环节,节目在每位男嘉宾出场时设置了挑选一见钟情的女嘉宾的环节,这就使得受众在观赏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猜测配对的悬念感和“情感置换”的体验,而与以往节目不同的是,一位男嘉宾的配对结果往往只需10~15分钟便得到呈现,也就是说,留给观众的悬念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揭晓,并且后面又有着更多的悬念等待揭开,观众在这种悬念的迅速补偿和不断更新中得到的快感与好莱坞大片的观赏体验相接近。
《非诚勿扰》的快节奏除了来自节目环节的设置,还得益于男女嘉宾的率性表达和主持人孟非的“撒手不管”。与传统交友节目喜扮的“电视红娘”角色不同,《非诚勿扰》很少刻意地搭鹊桥、牵姻缘,主持人孟非的风格也是干净利落、不喜欢刻意地撮合拉拢,对于主体意识较强、个性鲜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