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关系.docVIP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关系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关系牛瑞超 谢晓云 杨天伦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00C)的形成与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采用股动脉穿刺或桡动脉穿刺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应用ELISA法测病人血清IL-8及MMP-9的水平。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与评分的升高,病人血清IL-8及MMP-9浓度也相应升高,且IL-8浓度增高的程度与MMP-9浓度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r=0.817,P0.05)。结论IL-8及MMP-9浓度的升高可能促进了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白细胞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冠状动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31-03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发病率逐年增高。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形成是慢性或反复心肌缺血继发的一种代偿机制,对冠状动脉狭窄病人有着重要的功能和预后价值。但临床上常发现不同病人冠状动脉病变后,心肌coc的建立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及其血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浓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为2006年6月―2006年10月在湘雅医院心导管室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病人。共入选96例。入选标准: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三支主要冠状动脉至少一支直径狭窄≥90%。排除标准:①近1月内有心肌梗死(MI);②既往接受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外科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治疗;③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或先天性心脏病病人;④合并瓣膜性心脏病;⑤合并感染、肿瘤、慢性炎症或结缔组织疾病者;⑥组织的理化损伤,如外伤、骨折等病人;⑦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外周血管疾病病人;⑧精神疾病病人。 1.2 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采用股动脉穿刺或桡动脉穿刺的方法行选择性CAG检查。股动脉穿刺法按Selderling法,一般选用右侧股动脉。桡动脉穿刺法者均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前行Allen试验检查。Allen试验阳性,说明桡动脉与尺动脉间有良好的动脉交通支,可以采用桡动脉穿刺法行CAG检查;Allen试验阴性者,则改用股动脉穿刺方法行CAG检查。 1.3 影像采集与处理 CAG在Philips HC5000型心血管专用X光机上进行,选用7英寸视野,造影图像以512×512矩阵、DICOM格式储存、刻盘。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常规投照,必要时加照其他特殊投照体位。影像采集3个~5个以上心动周期,直到冠状动脉病变和COC观察清楚或确认无CCC形成;造影过程中出现或怀疑冠状动脉痉挛者,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0.2mg~0.4mg。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造影导管为参照,采用冠状动脉直径减少的百分比定量评价。 1.4 CCC形成与功能评价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医生选择CCC显示最清楚的体位与影响,确定是否有OCC建立,并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对COC进行分级与评分。0级为不能观察到任何侧支循环通道的充盈;1级为可见侧支循环充盈病变血管的分支,但不能充盈心包脏层下血管段;2级为可见侧支循环充盈部分心包脏层下血管段;3级为侧支循环充盈整个心包脏层下血管段。对CCC形成组病人按Werner CC分级标准评价CCC功能:CC0级为有CCC形成,但病变冠状动脉与供血冠状动脉间无连续性侧支连接;CC 1级为病变冠状动脉与供血冠脉间线状连续性连接;CC 2级为病变冠状动脉与供血冠状动脉间分支状连续性连接。CC 0级者为ccC功能不良,CC 1级者为CEC功能中等,CC 2级者为CfE功能良好。 1.5 血清标本的收集 病人行CAG术前,采动脉血6mL于普通无菌试管中不抗凝,离心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贮于20℃低温冰箱内保存。样本收集后统一测定。 1.6 血清IL-8及MMP-9浓度的测定方法 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7 统计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