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知识转移创新机制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全 国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题成果鉴定申请材料
课题批准号 EFA070236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吴 洁
所 在 单 位 江苏科技大学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行为特征与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简介
序言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彼此渗透和综合,科学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要求科技系统本身和科技发展的承担者,都要发挥“集成效应”。在高校中,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是知识的载体,他们共同构成了知识的积累、转化、共享和创新系统,而知识的转移过程是一个知识创新与价值增值的过程。面对由不同知识背景成员组成的复杂科研团队系统,高校应充分挖掘创新性科研团队潜在的知识资本、顺畅地转移知识、实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有效进行知识创新。高校科研竞争优势的创建和维持取决于组织灵活、互动良好的科研团队的知识管理的效率。而对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行为特征和模式的研究是探索和提高高校科研竞争优势的源问题。
摘要
课题阐述并分析了团队及高校科研团队的内涵、特征和作用;研究了高校科研组织的演进过程并归纳和分析了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实现及行为特征;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成长机理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引入热力学中熵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知识熵的概念;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机理;构建了知识转移熵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引入自然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建立了团队的知识转移超循环模型。
探讨了团队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渠道和途径,通过知识转移博弈分析推算出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博弈纳什均衡解。探讨了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因素对团队知识转移的作用模式。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科技创新团队各生命周期中特征要素和知识转移行为模式,研究了科技创新团队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创新机制。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关键要素、运行效率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从知识转移现状、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知识转移的实现路径等三个大的方面对知识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
目 录
1.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特征研究 1
1.1高校科研团队的基础研究 1
1.2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组织结构研究 6
1.3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行为特征研究 12
2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17
2.1 熵理论与知识熵 17
2.2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耗散结构分析 21
2.3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模型 24
3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知识转移创新机制研究 28
3.1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动力机制 28
3.2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博弈分析 31
3.3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超循环创新机制 35
4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生命周期中知识转移行为特征与模式研究 41
4.1 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行为特征 41
4.2 基于成长过程的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创新机制 44
4.3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生命周期行为特征实证研究 48
5 基于影响因素的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行为模式实证研究 57
5.1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57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行为模式 60
5.3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67
6 结论与建议 79
参考文献 81
附录1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生命周期调查问卷 86
附录2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89
21世纪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气氛是科技创新的三大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就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结合以至融合,向综合性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不仅有同一领域内不同学科的交叉、结合,还有不同领域之间,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结合以至融合,这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因此当今社会的科技创新绝不是某个个体独立能够实现的,物色具有创新思想的个体是创新的前提,营造适合创新的环境是实现创新的条件,大多数科技创新都是与团队的创新能力紧密联系的。于是科技创新团队工作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已经成为组织变革的重要内容。
●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能有效提升学科水平,支撑学科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已使得传统意义上科学家的个人奋斗无法适应科研工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餐厨垃圾中温干式厌氧消化污泥的流变特性研究-环境科学学报.PDF
- 餐时降血糖药物那格列奈多晶型的结构测定与药效比较Ξ.PDF
- 食品微生物之检验方法-粪便性链球菌之检验101年11月19日署授食.DOC
- 首页中插入Flash动画.PPT
- 首页空两行宋体小4号接续页均顶行-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DOC
-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PPT
- 香港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PPT
- 马来鼓“贡邦.PPT
- 马来酸醉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的球晶径向生长速率和形态.PDF
- 马铃薯高淀粉育种初世代比重相关性分析和测选方法的研究.PDF
- 高速压制成形粉末流动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 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分析及动变形设计方法-岩土力学.PDF
- 高速电磁阀电磁力全工况关键参数相关性分析-IngentaConnect.PDF
- 高阶思维的概念(Wiederhold1995).PPT
- 高长径比硼酸镁晶须的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无机材料学报.PDF
- 高碱环境下青海湖裸鲤氮废物排泄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中国水产科学.PDF
- 高雄爱群国民小学99年创造力教育行动方案-创造力教育入口网.PPT
- 高雄立右昌国中九十六学年第一学期自然科九年级第二次定期评量.DOC
- 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及其频谱分析-科学网.PDF
- 高雄立小港高级中学九十八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三生物(上.DOC
最近下载
- 2024-2030全球商业气象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千层面之爱”+传递全球温暖+课件.pptx VIP
-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解题方法提炼.pdf VIP
- Midea 美的 R22W01BW11SECN扫地机器人 说明书.pdf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爱心传递:善举循环的温暖故事+课件.pptx VIP
- 年产15万吨苯酚丙酮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 燃气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制度.docx VIP
- 内黄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4版).docx VIP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寒冬里的温暖与人性光辉+课件.pptx VIP
- 不收版面费的中文期刊(小木虫).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