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必修三单元一第3课 宋明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科)必修三单元一第3课 宋明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演变历程(U1) 春秋战国: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明: 明清: 儒学创立和兴起 儒学发展为理学 理学进一步发展,受到批判和挑战,早期启蒙思想滋长 遭受打击,“焚书坑儒”,抑儒尚法 确立其正统思想地位 外儒内法 三教合一,儒学为主 面临挑战,三教互相影响 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课本P3单元前言第二段)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探究:Q1:宋明理学的概念 方法:全面、准确的概念的思路: 背景(社会状况): 时间、原因、条件、目的 内容(过程措施): 范围;代表人物;相互关系;方式;宗旨;核 心思想;措施;制度;重大事件…… 评价: 结果;地位;性质;作用;影响(积极、消极);意义(积极)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 Ex1.(2011年广东卷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A 理学含义:(课本P12最后一段) 理学是北宋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理学是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的产物,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内容,吸收佛、道教思想的有益内容,对传统儒学进一步改造和发展,使儒学更为理论化、思辨化,从而成为一种新兴儒学派别。 特点: 朱熹(南宋) 程颐(北宋) 程颢(北宋) 王守仁(明初) 陆九渊(南宋)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统治者要求从思想上维护统治秩序;民族融合。 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 表现:魏晋南北朝:三教互相影响和发展(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隋朝:儒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兴起复兴儒学运动(韩愈)。 学术环境宽松,科技发展,对外交流频繁。表现: ?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书院讲学兴盛,学术活跃。 ?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职务并不低。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一、理学产生背景: ⑴北宋 代表人物:“二程”:程颢、程颐 (学派称“洛派”) 主张: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先理后物 (核心思想)——客观唯心主义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二、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字元晦(1130—1200),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最重要的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观书有感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治家格言》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⑵南宋 代表人物:朱熹(地位及著作) 1.理气论:“理”是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先有理,后有气。 2. 心性论:人有“天命之性(道心),气质之性”(人心) ;“存天理,灭人欲”,遵守纲常道德规范。 3 .道统论:“道”“理”的内涵表现就是“三纲五常”.最高境界是“仁”(大智大勇、无私无畏、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Ex2.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包括: ①天理就三纲五常 ②宇宙便是我心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在于明道德之善 ④人心是万物的本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C 朱熹的思想主张: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