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海淀一模例文
2013年海淀一模作文样文
?
评点是为了自鉴 (59-60分)
自诺贝尔文学奖垂青第一位中国作家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话题又一次沸腾。有作家提议创设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以期收获中国文学问鼎世界的效果,不免再次贻笑大方,显露出泱泱大国的狭隘与自怜。“评点”无碍,但评点的目的绝不是功利地位,而是修缮自身,增进理解。
中华文化孕育出的文学果实没有人能够否定其璀璨,但在世界文坛中之所以缺少话语权是因为中国文字体系和外国文字体系差异悬殊,翻译工作进退维谷,美感无法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传递给世界,自然只能孤芳自赏,闭门大观园而无人涉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业文明和农工文明生活背景迥异,阻碍了双方理解,文学缺乏载体,无法飘洋过海。得益于近代赛珍珠、海伦·斯诺等一批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学者,中国逐渐认识了世界,世界打破了对中国冰封的既有印象。
而这个逐渐融合的破冰现象岂是一个表面文章的所谓“奖项”的设立所能推动的?“奖”字本身即带有一种不可调和的偏见和自诩的优越感,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阴暗。
莫言的得奖绝不仅止于为中国文学在国际文坛上的“话语权”有所贡献,他更多地为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思路。莫言的小说深刻而平实,在与现实土壤紧紧贴附的同时注入荒诞而又符合常理的情节,反映了一片沃土、一个时代的挣脱。而这一手法正是借鉴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在拉美大地上试验成功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莫言对世界文学的精谙使他的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突破了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为世人广为流传。中华文明若期望走出世界,“评点”仅是第一步,而“评”过后的学才是无止境的。有关中国的“李太白文学奖”的一大荒谬即在于它所提倡的“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鉴世界文学”缺乏逻辑。世界有关美和爱的标准是共通的。人类对至美的感动和对真实的热忱无关民族。柴静说:“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莫言告诉我们,向世界汲取养分吸纳不同民族灵气以补充自身,中国文学才不会营养不良,永远以古为傲,井底望天。俄罗斯民族血性方刚的《日内瓦医生》和洞察国民的《古拉格群岛》不值得品鉴吗?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讽刺而具象征性的《慢》、《无知》难道不值得剖析吗?美国当代《在路上》的牛仔精神与自由笔法不值得吸收吗?
中国误会世界太久,世界误会中国太久。房龙说:“人们自古以来的偏见一旦加上优越感与满足感,会使人类的共同理想泯灭而变为不共戴天的仇敌”是时候放弃所谓“奖项”、 “话语权”等等幼稚的想法了,中国本就属于世界,我们缺乏的只是是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借鉴。只有当文学、艺术等一切美的创造向世界取材,文化才能真正融会贯通,不分高低贵贱。无所谓“得奖”、“落榜”。只有相互敬畏,相互依存。
俯瞰世界,从日本民族《泉》汲一捧清流,从美利坚民族《荒原狼》借一分豪气,从英伦三岛《金色笔记》收一枚书签。我想为文学的美丽热情鼓掌,相信中国文学亦会收获属于它的掌声。
一类上60分:立意高远,认识深刻,积累厚实,内容饱满,论证充分,语言富有表现力,题目有新意、有深意。整体上大气磅礴、纵横捭阖、从容自信,作者旁征博引体现出深厚的文学积淀,对中国文学及外国文学有深入的了解,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只是一个开始(57分)
莫言一朝获奖,让华人世界风生水起,各大书店他的著作销售一空,今又有人设立“李太白文学奖”,这让我不禁思索,一个莫言,怎么就让中国人的民族自信突然增强了?
莫言三十载的坚持令诺奖走进中国,这毋庸置疑,中国文人首次被世界认可,这的确令人欣喜。然而,莫言获奖后得到众人狂热的追捧让我们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人从未读过他的作品,对于群众狂热的追捧和媒体的蜂拥,莫言“很惶恐”。莫言固然让我们为之骄傲,可我总认为,这不是对莫言作品的崇拜,而是对诺奖的崇拜,使有些盲目的民族自信。
回到开头设立“李太白文学奖”的事,我想问一问那位作家,您认为中国真的准备好去点评世界了么?
想争取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这固然合理,可我们自身的积淀真的足够厚重吗?看如今的当代作家,有多少是为名为利写字?白落梅由古典诗词品鉴人沦为庸俗的大众文艺作家,出版一部部空有华丽词藻无现实意义的书,这还不够令人失望,年轻人也不再追求文学,成立文化公司收集数名作家,名列亚洲富豪榜,他自身看似功成名就,而文字却空洞无价值,当我看到如今年轻作家用十个月写出一部小说还引以为傲时,我生发对未来文坛的深深忧虑。
莫言三年成就一部《蛙》,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人肯如此忍受寂寞与枯燥,又有多少人还葆有对文学的虔诚之心?我们固然有铁凝、有冯骥才、有刘心武这样的优秀作家,然而时代总会更替,我们不妨将眼光放得远大些,“李太白文学奖”设立几十年后,先不谈国人是否有点评世界的能力,到那时,还有多少人愿意将自身投入文学?
如今年轻人个性张扬,我们这一代着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晏子使楚》.ppt
- 2013年诗歌古诗鉴赏.ppt
- 2013年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课件Section_A_2a-3c.ppt
- 2013年福建省质检语文质量分析.ppt
- 2013年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副本.ppt
- 2013年汽车趣味运动会专场(修改).ppt
- 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doc
- 2013年贵州公务员《行测》答案.doc
- 2013年记叙文、散文阅读精选 -答案.doc
- 2013年贵州省考行测答案解析.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