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摘要]文章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困境,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语言、德育交往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以期为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 高校德育 乏力 原因 对策
[作者简介]龚晓珺(1972-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高职高专学生道德体验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SZ004)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49-02
后现代哲学流派林立,思想各异,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其创立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开放的品格和独特的范式对解决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给予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困境,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期为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困境
苏格拉底曾说:“德行是人类花园中最美的花朵”。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长期处于“一手硬、一手软”的尴尬地位,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单一说教、政治色彩浓厚、实效性差等现实困境。有学者归纳为:“主体性德育遭遇大学生主体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传统德育我者被虚无后的无声,而是现代主体性德育我者归位后的自动放弃,是大学生主体的自我缺位”。
二、高校德育乏力的原因
1.德育内容重知识德育,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两课”教师的德育教学、各科教学对德育的渗透及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来进行的,呈现出“知识德育”的趋向,课堂上德育教师热衷于讲大道理,课后辅导员工作也充斥着“知性论”的说教和制度约束管理,置学生丰富的精神需要和生活实际于不顾,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2.德育方法重道德灌输,缺乏道德体验和实践。德育因其塑造人合乎德行的特殊性,教育存在难度。古人曾有言传、身教、榜样等德育途径和励志、躬行、慎独、自省等道德修养方法,并认为躬行、慎独、自省是德行形成的关键。班华指出:“德育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有体验,德育才有效果。”目前高校德育整体呈现为“知性论”,重灌输轻实践,重说教轻体验,即便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大多也是走过场、完成政治任务。德育方法形式化,内容空洞,缺乏体验,失去了其潜移默化的功效。
3.德育语言假大空,剥夺学生话语权。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接受外界信息资源丰富,但尚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本应承担这一任务的道德教育,却因德育话语“假大空”等原因,导致学生怀疑和否定。两课教师只管完成授课任务,空谈理论,德育目标理想化、政治化倾向明显,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相距甚远;辅导员的德育工作也因自身事务繁杂和教师的绝对权威,鲜有“和风细雨”的耐心细致。学生的话语权实质被剥夺,宁愿选择主体缺位和主体沉默。波兰尼强调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是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的有独特个体背景的知识。德育话语的失真和学生话语权的丧失,使“缄默知识”失去了合法化基础。
4.德育交往重行政命令,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师生德育交往中,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教师处于制高点的主体绝对支配地位,学生是消极被动的客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曾指出:“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变得根深蒂固了。”师生间不平等关系的“主客模式”视学生为思想改造的对象,学生成了弱势群体,缺乏主体觉醒意识和对生命价值的关照,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体验,思想迷茫、困惑,对社会的不良信息和行为缺乏辨别和自控能力,道德滑坡,拜金思想严重,心理问题凸显,甚至出现了道德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等。
三、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高校德育乏力的对策
1.德育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是交往主体通过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而形成的背景场所,是主体间以非对象化的参与态度介入的生活领域和动态网络,具有文化、社会、个性的三维立体结构,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三个组成要素,以其特定的文化、社会、个人多元背景视野预设了主体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隐含和反思的价值和意义资源,是交往行为者相互理解的“信念储存库”。与注重逻辑和科学价值的“教育世界”相比,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