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妇女运动之先河-清末直隶女子职业教育
开妇女运动之先河:清末直隶女子职业教育摘要:晚清推行“新政”,振兴实业,兴办工艺,倡导新式学堂教育,致风气渐开,女学、女子职业教育遂亦兴起。原本为社会慈善机构的天津广仁堂、育婴堂,也一改“有养无教”的状态,办起了女学堂、工艺厂,使它们向着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方向迈进,以致有“开妇女运动之先河”的评价。
关键词:周学熙;广仁堂;育婴堂;女学堂;女工厂;女子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79-02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周学熙(1866~1947)在向直隶总督袁世凯呈报的《筹办工艺情形文》中,历数了五年来创办的各项事业和取得的成就,绝大多数项目“皆为男子生计而计”,涉及“女子工业”唯一的一项便是天津广仁堂女工厂,称它“延订女工师,教授贫寒妇女,学习制玲珑西式花缏,并机器缝纫、描花、刺绣等项手艺,兼授修身、书、算等课,俾具普通知识,有自赡身家之资格,现在制品颇有可观,西人每争购之”。①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这一创举不单单是为“贫寒妇女”谋生计,更倡导和做到了使她们学习文化知识,增进道德修养和掌握劳动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是授人以“鱼”,单纯地为贫寒人家施以救济,使其获得生路,而是授人以“渔”,提升素质,掌握谋生的技艺和本领,能自食其力,也为社会制造产品,增加财富。以当今的观点和语言表述,就是早期的既传授文化、技能,并拥有“实训基地”,又能制造实用商品的职业教育。这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大多数女性仍禁锢于家庭,尚未挣脱缠足陋习的年代,称得上是一项创举,因此,有人著文指出,此举“实开妇女运动之先河”。②
晚淸时代,中国经鸦片战争之败,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帝国的大门,清廷屡屡遭帝国主义列强胁迫,一次次地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使得大清王朝盛世不再,步步走向衰败,已处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悲惨局面。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多少向中国传入了近代文明,有了一些近代工业,但又主要集中在军火制造方面,就基本国情而言,仍处于农耕社会。风气开放较早的当属广东、上海一带,19世纪后期,已出现了适合女工劳动的缫丝厂一类的单位,然而其并非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而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女工则多出身下层,为生计所迫,走进基本上是靠手工操作的工厂。沿海一带如山东、河北等地,则有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手工编织草帽缏、钩制花缏以供出口的传统,但多是分散的家庭生产,也是为谋得生计之举,与近代职业教育的技艺传授不是一回事。
1878年(光绪四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地方突遭天灾,当时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民众生活很是穷苦,在大难临头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抵御,以致流离失所,甚至竟有“掠卖妇女”、“孤寡不能自存”的情况出现。负责督办河间(现属河北省)赈务的官员,经呈准,将部分灾民转送天津,建广仁堂收容,并吁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士绅捐资解难。顾名思义,“广仁堂”便有着慈善济困的涵义。屋漏偏遭连天雨,1900年,又遇庚子劫难,广仁堂遂渐废弛。
1901年,李鸿章逝世,山东巡抚袁世凯奉调继任直隶总督。曾于山东受袁命筹建山东大学堂的周学熙,不久亦来津继续在袁氏手下供职。当年,朝廷施行“新政”,1903年创建了直隶工艺总局,周学熙出任总办,建工厂,育人才,振兴实业,发展工商,颇有成效,深受袁氏重用,先后任银元局总办,兼淮军银钱所会办、银钱所总办、北洋支应局总办等多项要职,1905年,又奉命署天津道。就在这一年,周学熙运用主持工艺总局的经验,将废弛多年的广仁堂重新整顿,从关注贫民生计出发,招收妇女入厂习艺,以求谋生自立。这样,就有了广仁堂女工厂的建立,广仁堂也就由单纯的社会救济组织转变为培养女工,传授技艺,进行职业教育,同时组织生产的一个单位。周学熙在其《自叙年谱》中记载:“(1905年)又开办广仁堂女工厂,收学徒三百余人。由室人偕两女前往亲自提倡,教授手工,是为女子职业之先河也”。③
我们从当年遗存的史料中可以看到,《广仁堂女工厂章程》共有二十四条,规定相当详尽。首先明确了女工厂“专以致授女工为宗旨”,即培养入厂女工学习掌握生产技艺,但又不是沿袭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而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由“艺师”指导,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要教授文化知识,“每日轮班在讲堂兼习书算一点钟毕,仍归工厂习艺”。其所招收的女徒工,多为当地下层妇女,分甲、乙二班,甲班为12~20岁从未接触过生产技艺者;乙班为20岁以上、40岁以下粗知技艺者。“先行教授西式花缏、机器缝纫、刺绣、草帽缏、毛巾、织布、编绒七科手艺”,日后拟再增设绘画、裱褙、印刷等适合妇女操作的专业技艺。女学徒初入厂对所学科目“试教数日”,如若“懵然无知”,则“改习别艺,以期因材造就,免至徒劳无益”。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重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