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计教育中形式观念探析及思索
设计教育中形式观念探析及思索【内容摘要】文章针对现代设计的基本特点,对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培养职业适应性强,同时又能为专业化的发展提供较广阔的空间进行思考与探讨,认为建立正确的形式观念框架,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训练方法才能适应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本质 形式观念 形式设计 形式训练
一、我国设计教育与从业现状
目前,艺术与设计专业已由原来的专业性强、专业规模小而精发展为大而全,专业渗透性已超出其核心专业领域。随着社会化和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设计人员的专业状态由以前的专家型、精英化转变成为大众型、平民化的职业特点。这种变化是适应设计、社会发展与人生职业多元化选择方向的。这种转变意味着设计教育必须有着更为广泛的职业适应性,从前专业性强、专业口径相对较窄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种追求普适的教育使原有的“专家型”“精英化”的教育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宽泛和追求效率的职业化教育。这种状况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艺术教育培养质量的下降和培养目标的模糊。职业适应性的“宽泛”与专业教育应有的“深度”产生了矛盾。如何针对现代设计的基本特点,培养出职业适应性强,同时又能为专业化的发展提供较广阔的空间是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的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二、艺术设计的本质与形式观念框架
要解决好这个课题,必须从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本质来进行分析与思考。当代条件下,艺术与设计的外延越来越宽泛,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切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泛设计”的宏观概念,这种特征与前述的职业适应性强的社会需求是一致的。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可体验的、有必要功能的物质形式空间或产品。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讲,艺术设计与创作是人的意识形态的对象化、物质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艺术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完整的可使用、可解释、可体验的物质形式空间(或产品)。要解决好所谓设计教育的宽度和深度的问题,正是要求从“泛设计”意义的本质出发建立正确的形式观念框架,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训练方法,才能适应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设计要从人的属性和物质的属性要求出发,符合艺术设计形式观念的框架的形成由以下方面组成。
首先,形式设计是人的、社会的观念的反映,其中包含着人类文化观念的内在需求。艺术设计是人的观念的对象化的产物。在现代设计运动不断发展、反思的过程中,无论哪一种设计类型都愈来愈注重设计内容与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的联系,用以唤起人们内心历史文化的情感。立足于公共性和生产性的现代设计,以几何构成作为形式设计的基础,其简约的形式原理和审美诉求在公共性、易读性和生产效率的适合性等方面受到广泛认同,但基于这种构成基础的形式训练的普适原则在设计实践中受到质疑。这种世界性、国际性的形式符号无论在工业设计还是在建筑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上都曾经出现过。“无论你身处哪一个国家的航空港,在巨大的、有序的空间里你都不会迷路”,这曾经是现代视觉识别系统引以自豪的语境,但问题是,“他当然不应在候机楼里迷路,可他却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国家的航空港。”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语境悄然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形式设计训练中应设置对于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的专题研究课程,从而使形式创意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其次,形式设计必须符合人的行为体验的要求。如果说上述形式观念的确立是“人的意识形态的需求,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需求”,那么形式设计的目的还必须符合人的生物性需求,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设计的意义是通过人的行为体验得到实现的:人的行动使设计产生了空间和时间的要素;人的视觉观察使设计产生了形态、色彩、光线、符号等识别性要素;人的触觉则使设计产生了温度、肌理、质感等形式要素。这些设计要素反映在不同的设计类型中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存在着专业操作层面的差异,但我们要从“泛设计”实践的角度探讨这些设计要素的共性认识。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训练
在形式训练中应确立设计必须符合物质基本属性的观念。设计的物质属性是设计中各种客观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任何设计形态都必须通过物质媒介进行传达和体验,尤其在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中,任何设计形态都有着其自身的物质技术规律。面对这样一个广泛而丰富的设计环境,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形式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针对现代设计的物质属性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观念和训练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研究认识客观物质的基本构造规律,分析其物质形态构成的内在逻辑。例如,对于空间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其物质属性的研究可以从空间和产品的基本尺度、尺寸的相对关系、物质界面的围合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其空间或产品的内在连接、装配的基本构造原理进行分专题研究。从而弄清楚空间和产品在物质上的内在联系,对外在形式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游戏在篮球教学改革中积极效应.doc
- 论激情犯罪特征及预防措施.doc
- 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不足及对策.doc
- 论煤炭建设企业中项目管理应用.doc
- 论煤矿薄煤层开采特点及开采技术.doc
- 论燃气管道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doc
- 论燃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doc
- 论王韬对《聊斋志异》扶乩故事继承及变异.doc
- 论王夫之义利思想在当今社会指导意义.doc
- 论特色营销实训体系建设.doc
- Zlg致远电子【测试报告】ZDM-E0008M S0.01 环境适应性试验报告20241031.pdf
- 立功科技 LPC54000系列ES_LPC5411X.pdf
- 立功科技 MCX C系列MCXC44XP64M48RM.pdf
- Panasonic松下「舞動激流」洗衣機 (8公斤, 高水位) NA-F80G9P 使用說明書.pdf
- Panasonic松下陶瓷塗層底板蒸氣熨斗 (2600瓦特) NI-U800 使用說明書.pdf
- Panasonic松下nanoe®護髮風筒 EH-NA9N 使用說明書.pdf
- INOVANCE汇川MD880-20系列基本整流硬件手册-英文.PDF
- Panasonic松下nanoe®護髮風筒 (個別零售點有售) EH-NA9D 使用說明書.pdf
- 立功科技 一级LDOMPQ2013AGQ.pdf
- Panasonic松下DC摩打風扇 (35厘米 14吋) F-35ELH 操作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