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应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翻译
顺应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翻译[摘 要]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多个方面。根据顺应理论, 翻译也可看做是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同时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马爱农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为个案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的动态顺应。
[关键词]顺应论;儿童文学翻译;文化语境;语言结构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92 — 02
一、引言
儿童文学是人们在整个生命中接受最早的文学形式,它不仅传达真、善、美,而且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的真谛,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和提高审美判断力,儿童文学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因为它不仅可以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补充, 扩大儿童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交流,也为中国孩子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然而,在现代社会,儿童文学翻译不仅在中国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且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研究。因此, 为了培养和教育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给他们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顺应理论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 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 (linguistic theory of adaptation)。他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连续不断作出选择(1inguistic choices)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还是语言外部原因。根据顺应理论, 翻译也可看做是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同时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译者对目的语作出的恰当选择,是因为目的语与原语都具有变异性、 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根据顺应论,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根据不同的语境、语言结构,有意识地对目的语的各个层面作出选择,如语音、词汇、句子等。这就是译者对原语作出的动态顺应过程。本研究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以《绿山墙的安妮》的中译本为个案,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选择和顺应,探讨有助于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策略,以期对将来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动态顺应
(一)语言结构的顺应
顺应论表明,语言的选择可能来自语言内部,也可能来自语言外部,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儿童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其语言常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多用简单句,叠词、拟声词等。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要顺应这种特殊的儿童语体,才能受到小读者的欢迎。
1.语音
语音层面的选择和顺应指的是翻译工作者在潜在的儿童文学方法中在,呈现原文本的声音属性的同时,创造出顺应儿童目标读者语音特性。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吸引孩子们的重要的元素。因此,译者应该顺应目标文本的语音水平,减轻儿童读者在理解、欣赏作品时的负担。
(1)She pushed up the sash--it went up stiffly and creakily, as if it hadn’t been open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was the case; and it stuck so tight that nothing was needed to hold it up. (Montgomery)
她把窗框推上去——木头滞涩,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好像很久没有打开似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它嵌得很紧,不必用什么东西支撑。(马爱农译)
在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文中并没有出现拟声词,马爱农将两个副词stiffly and creakily 译成了“吱吱嘎嘎”。这样的翻译不仅顺应了汉语的语言特点,传递了原文在音韵上的节奏感,而且生动地描绘出了窗户打开时的声音,形象地再现了打开窗户时的情景,使小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2.词汇
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语言并不能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因此,译者不能一味的追求词汇匹配,要充分理解原文,同时也要分析词汇的语法意义、修辞意义和上下文词语的意思,对词汇做出恰当的选择和顺应译者不仅要把握词语的字面的意思。因此,翻译工作者必须应用顺应的翻译方法减少词汇差异、弥补词汇缺失。
(2)Minnie Andrews is a very nice little girl----although she has no imagination----but after having been Dianas friend busum friend I can’t be Minnie’s. (Montgomery)
明尼·安德鲁斯是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