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桃花源记教案_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教案_1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托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故事的寓意。 三、时安排:两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 一、复习导入:(一)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有一次语上,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中国的别称有哪些?谁还记得?(中华、神州、四海、九州……)今天,老题想再问问大家:咱们土生土长的巫溪,有直插云宵的峰,有回环迂回的河流,有善良淳朴的人们;那么,有谁知道咱们巫溪又有哪些别称呢?(桃、峡郡……)那么,有谁知道为什么把巫溪称作桃、峡郡吗?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战争的,这些提醒着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可以说,当时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ò)然开朗 俨(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 诣(ì)太守 刘子骥(ì) 3、词、句。 (1)古今词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味道好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表条关系的连词 如此:古:像这样。 今:不够 (2)一词多义: 舍 : 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丢弃。);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房舍。 寻 :寻向所志 (寻找);寻病终(不久) 志 : 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 向: 寻向所志( 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中: 晋太元中(中:名词,年间。);中无杂树(中:名词,中间。) ;村中闻有此人 (中:名词,里面。) 其:各复延至其家(其:代词,他(们),即村中人。); 得其船(其:代词,他的,即渔人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代词,他,即渔人。) 行:复行数十步(行:动词,走。);缘溪行 (行:动词,划行,划船。) 复前行(行:动词,走。)。 得:便得一(得:动词,看见,看到,遇到。); 得其船(得:动词,找到,寻到。) 不复出焉(出:动词,出去。) 不复得路 出 :皆出酒食(出:动词,拿出,摆出。); 既出,得其船(出:动词,出,出去。) 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èi):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èi):介词,给,对,向);捕鱼为业(为(éi):以……为……,译作“把……当作……”。) 兼词: 不复出焉(焉:是个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可译作“从这里”。 (3)通假字 1、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详细,详尽。) 2、便要还家。(“要”通“邀”:请,邀请。) 3、处处志之。(“志”通“志”:做记号,做标记。)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二时 三、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的美丽 1 桃花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教师小结: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