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陈日清 * 田家炳实验中学陈日清 * 田家炳实验中学陈日清 * 陈日清 * 陈日清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当代中国, 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2011年10月18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含义表现、要求? 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 外因: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代表人物:胡适 代表:康有为 (一) 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结论1: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一) 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 结论: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为什么这么说?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 “全盘西化论” “文化复古主义” 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3.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含义: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指导思想 基本特征 本质核心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的必由之路 2.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3)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4)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上海世博会是全球性展示国家实力的文化盛会,遍览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在感受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距。一流的文化强国展示的是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二流强国借助现代高科技讲述了一个动听的故事;三流国家大多炫耀的是传统文化符号;四流国家大多贩卖的是旅游产品和各种纪念品。 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称不上一个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 美国 中国 人口(亿) 3 13.5 博物馆 17500 3200 图书馆 16600 3223 报纸 10023 1937 刊物 11000 9851 出版社 37000 581 电视台、 电台 11200 (电台10000; 电视台1200) 3242 美中两国文化发展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