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夺权及李武政权的建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则天夺权及李武政权的建立

一、武则天 (一)则天、武曌 1.“则天” ①谥号:神龙三年中宗复位后,“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不久去世 “谥曰则天大圣皇后”。此后官修《实录》沿用为《则天皇后实录》,新、旧《唐书》本纪随之亦称《则天皇后本纪》。 ②谥前加姓不伦不类:则天类如唐太宗谥为“文皇”,唐玄宗谥为“明皇”,古代不在皇帝谥前加姓,如唐明皇而不称李明皇。 2.“武曌”——女皇: “曌”通“照”,取意日月当空,缘于载初元年(689)正月革唐建周之际,为自己造了一个新字命名。因于“诏”同音,出于避讳,改诏书为制书。 (二)武则天在高宗朝角色转变: 1.在高宗与元老旧臣斗争中充当配角 排除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是高宗一贯策略,而柳奭与元老重臣打成一片,王皇后自然非废不可。 ⑴从入宫时间看: 武氏入宫在永徽初年,至永徽六年废王皇后仅五年时间,凭借昭仪地位,武氏并不能发展多大力量,这一时期武昭仪尚无结交外朝。 ⑵狐媚惑主: 凭借美貌,即所谓骆宾王所谓“狐媚偏能惑主”,而使高宗沉溺失志惟命是从亦不可能,如所废王皇后初亦因“有美色”而纳为晋王妃,而且年纪尚比武氏轻。 ⑶实际角色:斗争中的配角 《旧唐书·则天传》: ——“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武氏凭借“多智计”“涉文史”得以充当高宗政治斗争的内助而获宠信,在高宗与元老重臣斗争中,武氏所起作用是一位政治内助。 在当时政治舞台上高宗和长孙无忌、褚遂良是斗争双方的主角,武氏只是高宗一边的配角。 (三)武则天夺权:夺权条件: 1.主要原因: 武氏本人有政治热情,或说有强烈政治欲望,对权力非常感兴趣。 2.高宗信任: 在高宗与元老重臣斗争过程中,她以贤内助的角色获得高宗信任。 3.政治地位: 她获取皇后位后,才能凭借政治地位发展个人势力。 4.政治时机: 高宗“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后详决”,给她创造了参与政治有利条件。 (四)高宗面对武氏专权的反抗 面对武氏“专恣弄权”,麟德元年(664)高宗终于忍无可忍,计划把她废掉,但不料事发,遂无果而终。 1.《新唐书·上官仪传》:“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武后)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武后)为庶人,召(上官)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次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hui,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始忠为陈王时仪为咨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 2.《旧唐书·李义府传》“(李义府)久怙武后之势”,且“帝颇知其罪失从容诫义府,……义府勃然变色,腮颈俱起,徐曰:‘谁向陛下道此?’上曰:‘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以得耶!’义府睆huan然,殊不引咎,缓步而去。” 李义府是废王立武功臣,此时更是武氏心腹。许、李政治立场的转移,说明其时武后之势已压过高宗。 3.《旧唐书·高宗纪》“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武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圣人”是唐人对皇上习惯称呼,“内外称‘二圣’”就是公认有两皇帝,二帝不能共存,实际高宗权力已失,大权已落入武后手里。 (五)革唐建周:政治欲望逐步实现: 《旧唐书·高宗纪》卷五:“(咸亨五年674)秋八月壬辰,……皇后称天后(上元二年675)三月, ……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卷六:“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武后第三子)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将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 “(嗣圣元年684)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皇太后仍临朝称制。” “(垂拱元年685)三月,迁庐陵王哲于房州。” “四年(688)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 “载初元年(689)春正月, ……神皇自以‘曌’字为名。” “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 …… 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六)李武政权 1.李武政权: 以李氏居虚名、以武氏掌实权的畸形政权,这主要是武曌身为女性,有其不得已的考虑。 2.政变不断 从武则天革唐建周(载初元年689),到太平公主覆灭(先天二年713),短短二十多年曾发生三次宫廷政变:即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剪除张易之兄弟、神龙三年(707年)太子李重俊剪除武三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临淄王李隆基剪除韦后。 1.武曌何以建立李武政权 ⑴建立武氏政权之排场 载初元年(689)九月九日皇太后武曌“革唐命,改国号为周”,自己从“圣母神皇”加尊号曰“圣神皇帝”,从而建立了武氏政权。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赠太尉太原王武士彟为孝明皇帝,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 武氏改朝换代后的新排场,新王朝已经姓武,按照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