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OC曲线应用措施
ROC曲线应用措施
1、ROC曲线的基本思想及应用
评价诊断试验有效性的常用指标为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4],但评价中尚存在下列问题:对数值变量或有序分类变量,当诊断界值发生变化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因此单纯用某一点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比较和评价几种诊断系统的诊断效能是不全面的;当一种方法的灵敏度高而另一种方法的特异度高时,则很难对两者进行比较;传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比较,未考虑医师的诊断水平、置信水平和临界值的选取等混杂因子的存在。因此,只有对不同的诊断界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进行全面的比较,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诊断系统的效能。ROC曲线分析的本质就是动态分析、比较不同诊断试验在多个诊断界值条件下,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的差异[5]。对于非二分类的诊断结果Y,我们通过选择临界值C(又称截割点cut-offpoint)进行二分类,定义Yge;C为阳性结果。ROC曲线即是在所有可能的临界值范围内运用该原理,将真阳率和假阳率(1-真阴率)联系起来的一种线图。ROC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诊断系统中阳性和阴性诊断结果分布的重叠程度,反映了诊断试验价值的大小。面积越凸说明诊断价值越高,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的大小评价多个诊断试验。同时,根据曲线拐点,可选取理论上最合适的截割点[6,7],使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最优。另外,ROC曲线分析还可评价判别模型诊断效果[8]。从1982年Swets和Pickett将ROC分析应用于诊断试验到现在,该方法已成为生物医学中描述诊断试验准确性的最流行的一种技术。
2、ROC曲线分析方法
2.1ROC曲线下的面积计算
2.1.1参数法Bamber[9]于1975年提出以不等边四边形理论(trapezoidalrule)为基础的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公式:A=k-1sum;j=1P(T=j|D=0)ksum;i=j+1P(T=l|D=1)+12ksum;k=1P(T=k|D=0)P(T=k|D=1)。国内有人提出用累积比数模型[10],将真实病情(参照金标准)D看作解释变量,待评估的诊断试验作为反应变量,用于小样本的ROC曲线下面积计算。
2.1.2非参数法包括Wilcoxon统计量思想(HanleyJA,1982年),Mann-Whitney和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11]。Hanley[3]于1982年提出在资料分布未知的情况下ROC曲线下面积的计算方法,引用了非参数检验方法中Wilcoxon统计量的思想,将各截割点看作可依次排序的秩项,列出计算表,估计曲线下的面积及其标准误,W=1nAbull;nNnAsum;1nNsum;1S(xA,xN)。最近又相继有人提出了在确诊偏性存在条件下[12]和有重复测量数据[13]的ROC曲线面积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2.2面积的可信区间计算
对于ROC可信区间的研究,Hilgers等提出所谓“自由分布”可信区间,Campbell[11]介绍了3种整条ROC曲线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以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或者Bootstrap再抽样为基础的“球形”可信带,但都存在可信区间相当宽的问题。Jensen等[14]于2000年提出可以只计算研究者感兴趣的“局部”可信带,使得原本很宽的可信带变窄,这样ROC曲线的应用更有实际意义。
2.3ROC曲线下面积比较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的方法较多,以正态分布的U检验为主。这些方法都要求有确诊病例[15],然而只用确诊病例资料作分析会带来确诊偏性,Zhou[16]在随机缺失(missing-at-random,MAR)假设基础上提出一种确诊偏性校正方法用于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分别在有、无协变量情况下作临床资料分析。可以用ML法估计参数,Delta法求出面积估计值的协方差阵,作面积比较的假设检验。Delong等[17]则提出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相关ROC曲线下面积的非参数方法。
2.4ROC的回归分析
ROC的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在许多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当作一种有用的方法,但在诊断试验中的应用和发展却较缓慢。Tosteson等[18]将有序回归模型用于诊断试验的评价;Smith[19]提出了连续比模型的ROC分析;Wendy等[20]在1997年提出用边际二分类回归法对诊断试验进行分析。Margaret[21]于1998年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不同的ROC回归方法,结合连续型的临床资料对这3种方法加以比较发现:方法1(ModelingtheTestResult)在评价协变量对ROC曲线作用大小时最敏感,不能用于诊断方法间的比较;方法2(ModelingSummaryMeasuresofAccuracy)要求协变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末端脑钠肽原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诊断意义.doc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环氧合酶2影响.doc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COPD 患者氧化应激及肺功能影响.doc
- 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对胃癌细胞SGC7901黏附迁移能力影响.doc
- 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doc
- N软脂酰基壳聚糖制备及其改善靛玉红水溶性药动学探究.doc
- OAS-1基因SNP rs2660及慢性HBV感染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关系.doc
- Oddi括约肌运动调节及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doc
- OH体外活性分析及其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影响探究.doc
- nt信号通路及乳腺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