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探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探究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 气阴两虚 肝虚不足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达47. 66%[1],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笔者就中医药对DN研究进行归纳,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耿嘉等[3]明确地将DN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奇恒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并强调气阴两虚是DM及DN的基本病机,瘀浊阻滞贯穿DN始终,是导致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征[4]认为,DN的发生是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邪毒内生,损伤肾络而成,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陈翠兰等[5]认为DN是在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陈以平等[6]认为虚、瘀、湿、浊是DN之基本病机,四者中虚是导致DN的始动因素,瘀是构成DN的病理基础,而湿、浊是加重DN不可忽视的方面。吕仁和等[7]认为DN是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形瘕,由瘕聚渐成积的过程。瘕的形成与发展是DN的成因和病变发展的关键。朴春丽等[8]认为,毒损肾络是主要病机,邪阻肾络,深滞于浮络、孙络是其病情缠绵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2 临床研究
2. 1 辨证论治 杨永铭[9]将DN分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阳虚湿浊瘀阻4型与DN的改变的各期相对应,共观察248例,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期以阴阳两虚为主,终末期以阳衰湿浊瘀阻为主,各期中医辨证均有侧重,治疗结果显示西医分期、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模式是可取的。张耿良[10]把DN分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浊毒内阻5型。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温肾健脾,利水活血;益气养心,泻肺利水;调补阴阳,益气固肾;清热解毒,降浊和胃。盖灵芝[11]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治当益气养阴,予参芪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脾肾两虚,瘀血阻络型,治当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予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阳虚血瘀,水气凌心型,治当温阳利水,化浊祛瘀,逐毒降逆,予大黄附子汤加减。叶任高教授[12]提出4型: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方用生脉散加味;阴阳两虚型,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减;阳虚水泛型,方用真武汤加味。时振声教授[13]将本病分为4型:气阴两虚型,方选参芪地黄汤,偏气虚用五子衍宗丸加减,偏阴虚用大补元煎加减;脾肾气虚型,方用水陆二仙丹合芡实合剂加减,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阴虚型,方选归芍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阴阳两虚型,方选桂附地黄汤、济生肾气丸、大补元煎加减。
2. 2 专方验方 李梅茹等[14]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临床期DN 46例,有效率达84. 8%。李乐梅[1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猪苓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30例,总有效率90%。佟杰等[16]将两组均静点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30例加调肾保散热罨包,外敷双肾区,并用电离子导入,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崔云竹等[17]用糖肾宁治疗36例,为DN早中期,结果发现本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减少尿蛋白,且能降低血脂、血黏度,对延缓、阻止早中期DN进一步发展至终末期有较好疗效。
2. 3 单味药 彭学军[18]报道,冬虫夏草能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加速肾脏细胞修复,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同时还有降糖功效。朱加明等[19]研究认为,大黄酸可纠正db/db DM小鼠脂代谢紊乱及抑制果糖胺通路的过度活化,已揭示其逆转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且可明显改善此型小鼠的肾损害,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
3 结语
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估标准,且中药治疗方法较多缺乏优势比较。今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医学手段,研制疗效确切起效快的中成药制剂。
【参考文献】
[1]王竹兰,冯根宝.642例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调查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1):72.
[2]钱荣立.加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1.
[3]耿 嘉,粟德林.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辨治[J].首都医药,2005,3(8):46.
[4]王雪威,南红梅.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37(5):1415.
[5]陈翠兰.血瘀与糖尿病肾病[J].吉林中医药.2003,23(6):89.
[6]刘玉宁,陈以平.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的中医病机探讨[J].新中医,2003,35(7):89.
[7]吕仁和,戴京璋,赵进喜,等.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