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跟骨骨折.docVIP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跟骨骨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跟骨骨折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跟骨骨折  作者:罗宏杰林国发江伟城张伯佳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对30例36足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本组36足骨折中,优28足,良6足,优良率94.44%。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内固定可塑形跟骨钛钢板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基本上以压缩性骨折为主。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少见。但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如治疗不当,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2007年9月~2010年1月我科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36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30例36足,6例为双侧跟骨骨折,右侧21足,左侧l5足,均为闭合损伤。男23例,女7例;年龄25~69岁,平均48.43岁。受伤情况:坠落伤23例,车祸伤7例。合并伤情况:5例合并下肢长管状骨折,2例合并上肢骨折,8例合并脊柱骨折。2例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以及跟骨CT扫描检查。按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18足,Ⅳ型9足。 1.2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取自体骼骨植骨2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单侧骨折者侧卧,双侧则取俯卧,外侧L型切口,纵行切口位于跟腱和腓骨长短肌之间,水平切口位于外踝尖部和足底皮肤之间,向前达第五跖骨基底处皮肤,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腱,锐性剥离,不使用电刀,直达跟骨外侧壁骨膜,翻起皮瓣,用克氏针从皮瓣下方分别钻入腓骨、距骨、骰骨,以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先用跟骨持骨钳夹持跟骨结节部,将其向后下方牵拉,用血管钳或小骨膜起子插入骨折处撬拨复位,恢复正常关节面,双手自侧方挤压跟骨,恢复其高度、宽度、Bohler角,严重的骨缺损处予以植骨,选取合适的跟骨可塑型钛钢板塑型后安放在跟骨外侧面,拧入螺钉。全层褥式缝合,放置引流管,加压包扎。 1.3术后处理 术后抬高患肢,敷料有渗出时及时换药,引流管一般放置2~3天。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满2周拆线,3个月后开始逐渐负重,经摄片骨折愈合后弃拐行走。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距下关节、Bohler角、Gissane角接近正常,钢板螺钉无折断,骨折全部愈合,足外观基本正常。1例切口边缘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病例伤口无感染及皮片坏死,无钢板外露;2例出现行走时距下关节轻度疼痛。  按照Mar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优28例,占77.77%,良6例,占16.66%,差2例,占5.55%,优良率为94.44%。 3讨论 3.1跟骨在足踝部生物力学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认识和重视。跟骨是足内、外侧纵弓的共同后臂,骨折后跟骨高度及外形的改变将造成足弓的塌陷;它又是外侧柱的重要后部,对足外形和力学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跟骨上面的3个关节面与距骨构成距下关节复合体,三者呈一定的位置关系,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距下关节运动和力学的稳定;后关节面承受大部分体重,关节面的不平整必将造成关节软骨面的损伤;距下关节是中后足和踝关节运动的重要环节,它的损伤将严重影响中后足的正常运动功能;跟骨的几何特征非常重要,跟骨的正常高度和长度是保证足部关节正常对位、足弓形态及稳定的重要条件,骨折后的畸形可改变后足力线、中后足关节对位和力学特点,改变小腿肌肉的牵拉力矩。跟骨在生物力学方面的重要性决定了正确处理跟骨骨折的重要性和高标准性目前,大多数学者及文献报道都认为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在治疗上要求尽可能恢复跟骨的距下关节面、跟骨的高度、宽度、长度、恢复跟骨结节的内翻对线;恢复跟骨的Bohler角及Gissane角[1]。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尤其关节面粉碎塌陷的跟骨骨折,用非手术方法,诸如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撬拔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目前多趋向手术治疗[2]。 3.2对于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目前临床多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俞光荣等[3]对可塑形跟骨钛钢板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跟骨在该钢板固定后,最大承载能力能达到6230N,较正常足承载能力高,说明该钢板能满足足部的稳定性要求。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优点有:①结构合理,它由前、中、后三部分构成,后部分上、中、下三臂夹角呈30°。前部中部与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