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珍珠滴丸成型工艺均匀设计实验优选
珍珠滴丸成型工艺均匀设计实验优选
作者:何迅 庞秀清 李勇军 王爱民 兰燕宇 王永林
【摘要】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实验优选珍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以滴丸的圆整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考察滴丸成型的各主要影响因素,优选合理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基质选用PEG6000;基质与药料的比例为2∶1,料罐温度90℃,滴头温度80℃,冷却柱管口温度50℃,滴距10 cm,滴速30滴/min,冷凝液为二甲硅油,温度为15℃。结论通过上述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滴丸成型良好,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适合产业化生产。
【关键词】 珍珠滴丸; 均匀设计; 成型工艺
“珍珠滴丸”为中药新药,源于民间验方,由贵州地道药材羊耳菊、甘草等药味组成。民间以直接粉碎成散剂用于治疗口疮(口腔粘膜溃疡),由于生药散剂存在质量不稳定、服用剂量不准确、有效成分难以溶出、使用不便等缺点,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根据处方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富集活性有效成分,制备成滴丸剂,具有服用剂量准确,携带、使用、贮藏方便,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达到中药现代化“三小”“三效” 和“五便” 的目的。本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病在口腔,依据中医“就近攻邪”理论,制成口含滴丸服用,药物直达病所,可提高局部粘膜对药物的吸收,起到快速、延效的治疗作用,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的快速愈合。经药效学试验和临床初步验证均得到满意的结果。现将“珍珠滴丸”制备工艺介绍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DWJ-2000S-D型滴丸机(山东烟台百药泰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METTLER—AE240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ZB-2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KW-2A控温水浴锅(北京长源实验设备厂) ,DZF-6050型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
1.2 试剂聚乙二醇4000(PEG4000),聚乙二醇6000(PEG 6000,辽阳奥克纳米材料有限公司),DY-201-100及DY-201-350硅油,玉米油(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1,2]
2.1 基质选择经试验,采用水溶性基质有利于增加本品的溶解性,便于体内吸收,故选择常用的聚乙二醇类基质,并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以及两者混合使用(按1∶1的比例)进行对比试验,并以滴制难易、吸湿性、圆整度(取滴丸一粒,测定其3个不同方向的径向长度,取平均值。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与平均径向长度的比值即为圆整度,其值越接近1越好)、溶散时间(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崩解时限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等为评价指标进行考察, 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作为基质时滴丸成型较好。
2.2 基质与药料比例考察将药料与聚乙二醇6000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滴制成滴丸,以“2.1”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药料比例过高,滴丸无法滴制,圆整度差,易粘连,不易成型。基质比例过高,则容易滴制,圆整度好,但载药量小,服用量大。综合试验结果,选用聚乙二醇6000与药物的比例为2∶1为最佳比例。
2.3 冷凝液的选择根据所选基质聚乙二醇6000为亲水性基质,可选用硅油、液体石蜡,玉米油为冷凝液。试验结果以DY-201-350硅油为冷凝液时,滴丸圆整度好,无拖尾、无粘连,成型较好。
2.4 滴制方法的选择在滴制过程中,对滴丸的影响因数较多,如料罐温度、滴头温度及滴制速度、冷却柱管口温度、滴距、冷却液温度等均可能影响滴丸的成型,根据这些因素,采用均匀设计进行筛选。
2.4.1 均匀设计实验采用U10(108)实验表,因素水平见表1。表1 U10(108)正交实验安排及结果
2.4.2 评价指标选择以滴丸的圆整度、丸重差异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5,0.5,综合评分[3]=(圆整度/最大圆整度)×50+(最小丸重差异/丸重差异)×50。结果见表2。
2.4.3 实验结果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见表3。表2 滴制条件选择均匀设计实验表3 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临界值r0.01,7=0.798,表3中因数A与F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表明A与F呈负相关,其余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临界值, 表明因素间不相关。用逐步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4.062A-2.3C+0.13B-0.261D+0.055E+63.150进一步作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4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由回归方程可知,在选定的实验水平下:因素A(冷凝液温度)和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牙骨质非胶原蛋白及牙周组织再生.doc
- 牙髓培养细胞体外诱导矿化能力:冠髓及根髓比较.doc
- 牙龈鳞癌中p65及VEGF表达及意义.doc
- 爱婴医院母乳库细菌学检测分析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
- 牛FMDV受体整合素β6亚基LBD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doc
- 牛乳中蛋白氮测定.doc
- 牛心朴子草中有效成分纯化及表征.doc
- 牛白藤生药学探究.doc
- 牛大力祛痰、镇咳及平喘作用实验探究.doc
- 牛磺酸对Fas系统介导烧伤后早期心肌细胞凋亡影响-.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