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基因表达谱探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基因表达谱探究
摘 要:寻找与SLE有关的致病基因。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确定Bcl-2、KLRC1、EGR-1及IL-4R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表明,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Bcl-2基因及IL-10基因ΔCt值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P<0.01),EGR1基因和IL4R基因的ΔCt值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P<0.01)。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Bcl-2、KLRC1、EGR-1及IL-4R与SLE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候选基因;基因表达谱;荧光实时定量PCR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涉及到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人们已对SLE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目前仍不清楚[1]。因此筛选与SLE相关的致病基因,不仅有助于阐明SLE的分子发生机制,而且更有利于SLE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能从基因组范围上进行基因表达的筛选和鉴定。Magdalene等对SLE患者骨髓细胞的基因芯片研究分析显示,SLE易感基闪能够通过改变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影响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凋亡,参与SLE的发病和病程发展[2]。因此,本文首次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0例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并且通过荧光实时PCR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探讨了在SLE发病过程中可能的因素,以便为深入研究B淋巴细胞参与SLE的分子机制提供资料及为SLE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途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正的SLE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例用于基因芯片研究,均为初次发病,未用药。男2例,女8例,活动指数均大于8,平均年龄31.2岁,正常对照健康女9例,男1例,平均年龄28.5岁。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从本院风湿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SLE患者用于实时PCR研究,其中34例患者处于活动期(SLEDA I≥8),平均年龄40.8岁,21例患者处于相对静止期(SLEDAI<8),平均年龄34.9岁,健康人对照30例,均来自本院体检健康人群,平均年龄39.7岁。
1.2 试剂:TRIzolReagent(LifeTechnologies,Inc),Ambion messageAmp aRNA kit(Ambion,Inc),CyScribe cDNA labeling kit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Ltd),QIAgene RNeasy mini kit (QIAGEN,Inc),QIAgene PCR Purification kit(QIAGEN,Inc),FTC2000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加拿大枫岭公司),CD3+、CD19+免疫磁珠(Dynal,inc),8806点基因芯片购自深圳微芯生物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的取得。
1.3.1.1 T、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取健康对照组及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5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应用CD3+、CD19+免疫磁珠分离T、B淋巴细胞亚群,用于T、B淋巴细胞亚群基因芯片研究。
1.3.1.2 用Trizol Regent提取总RNA的提取,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与纯度。
1.3.1.3 标记的cRNA探针与基因表达芯片杂交及检测: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1.3.1.4 基因芯片的图像扫描:用Scan Array4000进行图像扫描。
1.3.1.5 数据分析:首先使用QuantArray4000软件将扫描的图像信息转化为数据,并进行标准化,进一步将得到的原始数据使GeneSpring Microarray Analysis Software(Silicon Genetics)进行表达差异和聚类分析等。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鉴定差异表达基因
1.3.2.1 cDNA的准备:提取55例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及T、B淋巴细胞亚群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应用Revert Aid?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MBI),采用Oli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