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栓制备及体外释放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参栓制备及体外释放探究

苦参栓制备及体外释放探究   作者:邓祥敏,何美捷,王建明 【摘要】 目的将苦参制成中药栓剂,研究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选用半合成脂肪酸脂为基质,用热熔法制备栓剂;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栓中苦参碱释放度,利用溴甲酚绿结合生物碱后在416 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吸光度A,将A与苦参总碱的浓度建立线性关系。结果所制栓剂符合药典栓剂有关规定,苦参栓剂体外30 min完全释放,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10~100 mg/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99.49%,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85%和2.62%。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体外释放情况良好,预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苦参; 栓剂; 释放度 霉菌、滴虫感染是造成妇女带下、阴痒的重要原因,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苦参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以苦参碱(matrine)为主的多种生物碱,是临床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白带、皮肤瘙痒、疥癣等。据文献报道,其对治疗宫颈糜烂、阴道炎和阴道滴虫具有良好的疗效。为此,笔者将苦参制成阴道栓剂,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苦参总碱含量,并重点考察体外释放情况,以预测在体内的作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鸭嘴形栓剂模(浙江诸暨制药设备厂) ,7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AG135型)。   1.2 试药   苦参,经鉴定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羊毛脂(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中心 批;溴甲酚绿(上海试剂三厂 批号750221);邻苯二甲酸氢钾(天津市天新精细化工开发中心 批;苦参碱对照品(110805-20050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氧化苦参碱对照品(110780-2004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处方组成[1]苦参总碱 200 g,羊毛脂64 g,半合成脂肪酸脂1 283 g,共制成栓剂1 000粒。   2.2 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栓剂的制备   2.2.1 苦参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2]其流程如下所示:   2.2.2 栓剂的制备先将苦参总碱与羊毛脂混合,研匀,边研磨边加入在45℃水浴锅上融化的半合成脂肪酸脂中,搅拌,待温度恒定45℃时迅速倾入涂有润滑剂的栓模中,冷却后除去溢出部分,起模即得。   2.3 含量测定   2.3.1 测定方法   取本品5粒,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30 ml振摇,使溶解,用盐酸液(0.2 mol/ml)25,20,10,10,10 ml分次提取,酸液合并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0 ml置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氯化钠约6 mg使饱和,再加入用氯化钠饱和的氢氧化钠液(0.1 mol/ml)5 ml,用氯仿25,20,10,10,10 ml分别提取,氯仿液依次用同一饱和氯化钠液5ml振摇,洗涤,再依次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滤入另一分液漏斗中,漏斗以5 ml氯仿分3次洗涤,合并氯仿液,再精密加入硫酸液(0.05 mol/ml)10 ml及水20 ml振摇30 min,分取酸液于三角烧瓶内,氯仿层再用水洗涤3次,每次10 ml水液与上次酸液合并,置水浴上加热至无氯仿臭,放冷,加入甲基红指示液两滴,用氢氧化钠液(0.1 ml/L)滴定,即得。每毫升的硫酸液(0.05 mol/ml)相当于26.44 mg的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以空白栓同法测定校正结果,计算栓剂苦参总碱含量。本品每粒含苦参总碱以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计应在80~100 mg。   2.3.2 吸收波长的选择   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苦参总碱含量,在416 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416 nm为测定波长见图1。   2.3.3 缓冲液pH的选择   用500 ml烧杯盛100 ml蒸馏水置恒温水浴中调节至(37±1)℃加入1粒栓剂,开始计时并以100 r/min的速度搅拌,10 min取样6 ml,分别置6个分液漏斗中,每个1 ml,加入pH2.0,pH3.0,pH4.0,pH5.0,pH6.0,pH7.0缓冲液各8 ml,溴甲酚绿(BCG)1 ml,振摇后加入氯仿液10 ml,上下振荡一定时间,静置,待两相彻底分离后,取氯仿层,于416 nm处测定吸光度,以空白栓的氯仿萃取液为空白。结果缓冲液pH3.0时吸光度最大(见表1)。表1 缓冲液pH对吸光度的影响(略)    2.3.4 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OMAT(氧化苦参碱)对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