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菊属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探究
菊属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探究
作者:孙会忠,宋月芹,侯小改,张有福
【摘要】 目的为了积累菊属Dendranthema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方面的分类学资料,以探讨和解决其分类学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菊属8种植物的果实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形态特征观察研究,其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果实形态多为椭圆形、卵形和矩圆形;颜色为灰褐色至黑色;表面纹饰以皱褶状和搓板状为主。在大小、表面纹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结论菊属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对该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菊属; 扫描电子显微镜; 果实微形态特征; 鉴定
Abstract:ObjectiveTo cultivate the date of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fruit and discuss the systematic problem of Dendranthema. Methods8 species of its fruit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most of them were examined for the first time.ResultsThe shapes of fruit are usu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color;the types of ornamentation of fruit coat are mainly similar to ruga and washboard. ConclusionTh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 are useful to some extent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ndranthema and its allies.
Key words:Dendranthema; SEM;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fruit; Classification
菊属Dendranthema隶属于菊科(Compositiae)春黄菊族(Trib Anthemideae)菊亚族(Chrysantheminae),为多年生草本,全世界约三十余种,主要分布于东亚[1],我国有17种。我国分布的17种该属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11种3变种,分别为毛华菊D. vestiitum,小红菊D. chanetii,野菊D. indicum,神农架香菊D. indicum var. aromaticum,甘菊D. lavandulifolium,稳舌甘菊D. lavandulifolium var. discoideum,毛叶甘菊D. lavandulifolium var. tomentellum,蒙菊D. mongolicum,楔叶菊D. naktongense,菊花D. morifolium,委陵菊D. potentilloides,紫花野菊D. Zawadskii,菊花脑D. nanklngense,白花山菊D. albiflorum。其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平肝、疏肝明目、消肿、降血压、止血等为主,其中野菊、甘菊和毛叶甘菊可全草入药[1~3]。对菊属植物的种间变异、形态学和细胞学等方面已有研究报道[4,5],但未见其果实微形态,特别是果实表面纹饰方面的研究报道。由于菊属植物分布广、分化大、生活型多样等特点,一些种的性状连续性强,不易鉴定区分,所以积累其微观分类学资料仍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种子(果实)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其他营养器官相比,受外界环境因子影响较小,其性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不亚于花被和花粉形态[6]。在此背景下,作者对国产8种菊属植物果实和线叶菊果实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对比观察研究,观察结果可作为该属植物分种鉴定的依据之一。
1 材料和方法
所有实验材料均采自野外,取材标本由西北植物研究所陈彦生研究员鉴定,凭证标本存放于西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WUK),详见表1。
选择发育良好的成熟果实,自然干燥。在光镜下观察其形状、大小等特征,并测量其大小,计算长宽比。每份样品测量20粒,求其平均值。然后将果实置于双面胶带纸上,喷金镀膜后移入JSM-6360LV型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拍照,每份样品观察4~5粒;果皮纹饰参考马骥等[7,8]学者的描述术语。
2 观察结果
2.1 一般特征从光镜和电镜的观察结果看,8种菊属植物果实微形态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