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芳草湖农场志全书(2001-2010)
第一章 建置区划
第一节 地理位置
芳草湖农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境内,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河下游冲击平原上。南与呼图壁县园户村乡、五工台乡接壤;东与农六师一一一团、一〇五团为邻;北接一〇六团;西临新湖农场。地理坐标夹于北纬44°18′~44°47′,东经86°26′~86°55′之间。海拔375~447米。
农场东部和东北部为三屯河下游分支头道沟末梢地区,是大片的河漫平原,地势平坦,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53千米,东西宽38千米,辖区总面积为953.6平方千米,为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
农场所在地——正繁户镇,南距呼图壁县城49千米,西距新湖农场18千米,东距乌鲁木齐市125千米,距五家渠市115千米。农场有三条干线:1.呼芳路(呼图壁县城至芳草湖总场),南与乌伊公路(乌鲁木齐至伊犁)相接。2.芳新公路(芳草湖总场至新湖总场),西与玛新公路(玛纳斯至莫萦湾)相联。途径芳草湖总场,东与五家渠相通。还有芳草湖境内的芳草湖总场至芳草湖一场、四场、三场公路干线,北与一○六团相通。
正繁户镇内有五条主干路:有二条外环干道路,二条中环路,一条内环路。镇内主要有8条干道,分别是:希望路、振兴路、卫星路、天星西路、光明路、常青路、长征路、团结路。
第二节 建制沿革
一、农场概况
芳草湖农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河下游的冲击平原上,土地面积960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万分之一。现有耕地40.4公顷,年种植面积33.3~26.7公顷。2010年农场人口55 113人,其中男28 162人,女26 951人。
农场实行团、营(分场)、连三级建制。2009年前农场拥有营级单位32个,连级单位169个。另有公、检、法、司、劳、武警、金融、保险、邮政、工商、税务、电力、棉麻、医药、石油、工业等28个兵团、地方驻场单位,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农牧团场。
芳草湖农场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工、交、建、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大型农垦企业。2010年农场生产总值达到13.72亿元,职均收入达到32 599元。
芳草湖农场原来是几千年未曾开发的万古荒原,先后有塞种、大月氏、匈奴、突厥等民族在此游牧。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调集十几万大军,彻底平叛了盘踞在北疆的准噶尔部落,统一了新疆,然后从甘肃镇番县(今民勤县)、高台以及陕西等地移入大批农民,在西域边陲芳草湖这块广袤的荒原上戍边屯田。现总场场部正繁户(原名镇番户)镇,就是当时甘肃镇番籍移民居多而命名。勤劳、善良、勇敢的芳草湖几代人经过250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将这片戈壁荒原开垦成水草丰茂,土地肥沃,适于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绿洲。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芳草湖地区建立了中共党的组织和区、乡两级人民政权,进行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9年~196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芳草湖建立国营农场,芳草湖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拼命苦干的精神,经过7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一座现代化国营农场。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全国性的大灾难,芳草湖农场也难已幸免。极“左”思潮和动乱使农场经济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各级党政组织瘫痪,一大批好干部和善良的人民群众蒙冤受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场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贯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全面推行生产责任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贯彻科学发展观,应用科学技术使农场经济腾飞。如今的农场大地,像镶嵌在戈壁荒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辽阔的田野渠道纵横,一望无际的方方正正的绿色条田像人工巧手纤绳的绿地毯,使人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靓丽的风景线。
连队的小康村红墙绿瓦,整齐漂亮。总场场部高楼林立、文化宫、休闲广场、农贸市场人流如梭,一座小城镇已初具雏形。
二、建置沿革
1.清代、民国期间
芳草湖这颗戈壁明珠,远在3000年前,自西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为山北诸国的东且弥、乌贪訾离、劫国的领地。三国时属东师后部,晋朝时为高东地,北魏属高昌地,后入蠕蠕汗国(柔然国)。北周为突厥汉国属地,隋代为西突厥铁勒地,唐代为北庭都护府辖地,元代为回鹘属地,明代属瓦剌地。
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派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乾隆二十八年(1763),呼图壁、黄草湖地区设呼图壁巡检,属于迪化州辖。
清光绪十年(1884),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后,在新疆建省设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疆省设昌吉县呼图壁分县,芳草湖属呼图壁分县的一个农业区。
在清代、民国漫长的历史变革中,芳草湖地区一直属于呼图壁县行政管理的一个较大农业区,土地面积当时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地名曾沿用黄草湖、丰庄、北区、北乡、永丰乡等。
2.新中国成立后
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