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流体密封技术的发展
非接触式双端面干气密封 密封面 倾斜槽 具有倾斜槽的密封端面 密封腔 吸液槽 上游泵送槽 具有对称横排槽的密封端面 1.5 流体密封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流体密封的使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其工况要求更加苛刻,操作条件正向高速、高压、高温、低温、高真空、大尺寸、微尺寸方向发展。 以石油化工为例,石化用机泵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泵产品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多品种、性能广、寿命长及可靠性高;使机泵用密封向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适用高压、高速透平,高温、低温和超低温泵,高速泵,耐腐蚀泵,输送粘稠介质和带固体颗粒介质泵的密封技术和产品发展很快。 电力、冶金等行业设备正向着大型化、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和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温、高压密封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发电设备,压力要求能承受27~28MPa,耐热温度要求达到600℃,这都需要密封等设备能够耐高温高压。 (1)密封理论、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 新技术、新概念、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结构是先导,材料是基础,工艺是保证)和新标准不断涌现; ① 高参数(如高压、高速、高温、大直径); ② 高性能(如干运转、零泄漏、无油润滑、密封浆液、高含固体颗粒); ③ 高可靠性和高水平(如高PV值、大型剖分式、状态监控)密封产品大量研制。 重点:密封失效机理(如疱疤、热裂、空化-汽蚀、橡胶密封圈泡胀和老化)、失效分析(如可靠性和失效概率)、密封失效专家诊断系统、失效监控技术(如流体膜、摩擦状态和相态)的研究和应用。 (2)密封设计由简易的经验性设计向理论性专家系统设计转变 经验性设计:以机械密封为例,传统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经验性知识,确立密封的几何参数和弹簧压力,依此计算出端面接触压力Pc、线速度V、摩擦功耗、摩擦热、冲洗液量,并确定相应的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局限于密封零部件的绘制。 理论性专家系统设计:先进的理论性专家系统设计则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采用完善的专业数据库和软件,对密封进行性能分析、动态仿真、结构优化、参数化设计,尽可能在设计阶段使密封的使用性能达到最优,实现设计的合理准确和快捷高效,满足密封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 (3)密封使用范围不断拓宽 机械设备方面:机械密封不仅机泵阀采用,而且工艺设备(如反应釜、转盘塔、搅拌机、离心机等)都采用。 工业领域方面:石化、石油、化工、造纸、汽车、船舶、家电、机械制造、冶金、矿业开采、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军工、电力、医药、食品加工等重要工业领域。 工况参数方面:高压、高速、高PV值、高温、低温、高真空等。 (4)重视密封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维护 过去只重视单独密封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现在已经发展到重视整个密封系统(包括密封件和密封辅助系统),而且已制订了新的转子泵用密封系统标准(API-682“离心泵与转子泵的轴封系统”标准)。 (5)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 过去只注意眼睛可视的“泄漏”,不注意眼睛看不见的易挥发物的气相“逸出”;现在发展到要求控制易挥发物的逸出量,也就是说从要求“零泄漏”到要求“零逸出”。美国摩擦学家和润滑工程师学会(简称STLE摩润学会)已制订了SP-30易挥发物逸出量控制规定的指南。 大力推广应用无危害性泄漏的非接触式气膜密封和液膜密封产品,在能够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可极大提高流体机械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简况、安全、环保和经济的现代化生产的理念。 (6)密封可靠性不断提高 在石油化工方面,为了延长工艺装置的检修周期和装置的操作周期,要求机械密封的工作寿命由1年延长到2年,国外由2年延长到3年甚至5年(API682中作了明确规定)。 (7)开发出适应性强的“个性化”实用密封技术和产品 不仅要求不断研制出高性能新的密封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的工况条件研制开发出针对性很强的密封技术和产品,并使其得到实际应用。 (8)实现“专家型”产品推销 要求市场推销人员(或销售工程师)不仅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更应具备丰富的密封技术知识,正确分析解答现场问题,熟知产品特性。 (9)重视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 涉及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对现场安装、使用和维护维修人员的技术性咨询服务两个方面。 谢谢!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流体 * 1.1.1穿漏(Penetration) 定义:流体通过密封面间隙的泄漏; 成因:①、流体存在压力差Δp;②、泄漏缝隙h。 特点:单向泄漏,从高压测→低压侧; 泄漏量:是衡量密封装置密封性能的主要指标。 单向周边泄漏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OE 20.8-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8部分:砂质海岸.docx VIP
- (高清版)DB15∕T 4089-2025 《工业企业碳流图绘制方法》.pdf VIP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江苏省2014定额解读(模板工程计算规则下).ppt VIP
-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VIP
- 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的心电图表现.pptx VIP
- 步步高家教机X2用户手册.pdf
- 新解读《GB_T 13863-2011激光辐射功率和功率不稳定度测试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