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docVIP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炼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培养大胆质疑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顺畅的翻译诗文内容;正确把握与理解课文主旨。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知识引导: 徐珂(1869—1928)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188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 段玉裁(1735—1815),中国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市人。 戴震(1724—1777),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屯溪)人。进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性的气。认为理是事物的条理,是事物的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理就在事物之中,“理化气中”。他还认为宇宙是气化流行的总过程,“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天地之化”,通过耳目鼻口之官接触外物,心就能发现外物的规则,致知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考察研究,只有经过观察和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道理。 教学过程: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璘( ) 券( ) 亡( )何 卒( ) 辇( ) 2,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 重诺责 敦 风义 寄 券 亡何 愕然 语 而翁知我 卒辇而致之 二、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试着疏通文意,复述故事情节。 2、脉络梳理 课文写蔡勉旃在友人“ ”且不久即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 ”,表现了他“ , ”的品格。 三、内容探究 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品质的?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3.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 4.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这表现了友人之子什么样的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 5.《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四、延伸拓展: 关于诚信的名言: 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有诚故信,无私故威。?——(宋)张载? 至诚则金石开。?——恽代英? 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 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瑞士)亚美路? 仁慈和诚实,不仅提高了人的品格,也升高了国家的国格。?——(美)华盛顿? 关于诚信的谚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大丈夫,一言九鼎。? 人无信不立。? 《戴震难师》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蕴( )蓄 授( ) 塾( ) 2,解释下列词语。 乃 盖 蕴蓄 就傅 过目成诵 何以 门人 相去 几何 然则 无以 此非常儿也 二、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试着疏通文意,复述故事情节。 2、脉络梳理 文章写了 读私塾时难住老师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 和敢于 的精神。 三、内容探究 1、《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 2、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 3.、通过这两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延伸拓展 关于怀疑的名言: 怀疑来自过分认真。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但也没有信仰。 -------周国平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 ??----苏格拉底 课堂小结: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记述了蔡勉旃坚持还已故友人寄存的未立字据的钱的故事,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简洁生地告诉我们做人要重诺守信。 《戴震难师》记述了十岁的戴震提出问题,步步追问,难道老师的故事,采用人物对话式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启示我们不要盲从别人,要大胆质疑。 习题精选: 1,分析掌握下列重点字词 (1)通假字?:亡何 (2)词类活用?:①重责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