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育甘草乌新Ⅰ号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
选育甘草乌新Ⅰ号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
作者:王旭,李克峰,高文远,肖培根
【摘要】 目的考察优选的甘草品种乌新Ⅰ号的萌发状况。方法比较了乌新Ⅰ号和野生甘草种子的萌发率,胚根长势以及萌发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结果乌新Ⅰ号的发芽率、胚根长势均高于野生对照组,萌发中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也高于野生对照组,和野生对照组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常规选育的乌新Ⅰ号是一个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品种。
【关键词】 甘草; 乌新Ⅰ号; 选育; 萌发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germination of new breed seed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MethodsThe germination rate, radices length, changes of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POD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Wuxin I seeds and the normal seed. Results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radical length of WuxinⅠ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of soluble protein and POD activity of WuxinⅠwere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re was some difference in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POD activity between two kinds of seeds during germination.ConclusionThis new kind of licorice seeds may be applied widel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Glycyrrhiza uralensis; Wuxin I; Breeding; Germination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是豆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有抗炎、抗过敏、解毒、润喉、止咳等多种功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国老”的美誉[1]。甘草地面茎叶还可作为优质牧草应用于畜牧业中,同时乌拉尔甘草也是荒漠、半荒漠地区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2]。近些年来由于对野生甘草的洗劫性采挖,造成野生甘草资源濒临枯竭,同时土壤沙化严重,生态平衡遭到极大破坏[3]。为此,近年来,国务院已明令制止滥挖野生甘草,并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甘草人工种植。目前甘草人工繁殖主要是以种子为主, 由于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度较高,致使其发芽率较低,限制了乌拉尔甘草的大规模人工栽培[4]。另外,目前栽培甘草的种质状况比较混乱,选育优质甘草种质是甘草栽培的当物之急。本文研究了从新疆塔城地区野生乌拉尔甘草中选育出的甘草新品种(乌新Ⅰ号)种子的发芽状况,以及发芽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变化,为该品种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
乌新Ⅰ号种子由北京大兴时珍国药研究所提供,种子的特点为:种子肾形,质硬,较小。经高文远教授鉴定。对照组种子为野生的新疆塔城地区乌拉尔甘草种子。
2 方法
实验布置为完全随机设计,精选种粒饱满程度一致、颜色淡绿的甘草种子(剔除虫蛀和小粒、硬粒种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用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
2.1 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实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2,GB/T 3543.3 ”进行操作。将对照组和乌新Ⅰ号甘草种子温水浸泡30~48 h,以软化种皮,使种子达充分吸胀状态。用70%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种子数遍,1%次氯酸钠消毒15 min,蒸馏水冲洗干净,将种子均匀摆入内覆有两层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25粒, 加入适量蒸馏水,置于25℃生化培养箱中光照培养7 d,每隔24 h记录种子萌发数和胚根长度,实验重复3次。计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对结果进行显著性独立t检验。发芽势(GI)=∑(Gt/Dt);活力指数(VI)=S×GI
式中Gt:在时间t内的发芽个数;Dt:发芽天数,S:平均根长(mm)。
2.2 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将甘草种子按“2.1”项的处理方法处理后均匀摆入内覆有两层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