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相关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相关探究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相关探究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出现率、定位、进入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疗,为上颌磨牙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Abstract】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incidence,location,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 of maxillary molar,so may be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of maxillary molar. 【Key words】maxillary molar;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 上颌第一、二磨牙担负主要的咀嚼功能,是牙髓根尖周病的高发牙位,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以保存患牙。但由于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esiobuccal root,MBR) 根管结构的复杂性,其成为根管治疗失败率最高的牙位。研究表明MBR常有主根管(main mesiobuccal canal,MB)和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同时存在,甚至偶有第三根管(third mesiobuccal canal,MB3)出现,并且MB2的遗漏是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2]。随着对MB2研究的深入和根管治疗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上颌磨牙的治愈率也不断提高。本文就近年来MB2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对临床医师发现和治疗MB2有所帮助。 1MB2的出现率 有的学者认为形成MB2的原因应该从MBR的形态发生来分析,起初MBR的横截面似肾形,随着继发性牙本质的沉积,两极间峡部变得越来越窄甚至闭锁,从而形成两个根管。James[3]提出了“豆形”根管系统的发育模式,即根管的发育初期受限于牙根的外部形状,发育过程中若MB和MB2间的峡部关闭,形成较粗的MB和较细的MB2;若1个或多个管腔的融合,则只有1个根管,有些离体牙在峡部关闭前就被拔除了。1969年Weine[4] 首先报道了上颌第一磨牙MBR存在两个根管,此后的研究表明MB2的出现率受研究人群、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及评价标准的影响,在离体牙为51.5%~95.2%,在人体的研究则为18.6%~77.2%[5];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后,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提高到71.2%[6]。研究表明MB2的出现率可能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Fogel[6]发现老年人MBR单根管的几率大于年轻人,女性MBR单根管的几率大于男性,男、女有2个根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32岁和39.78岁,他提出年龄和性别可以作为预测根管类型的重要因素,而Gille[7]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第二磨牙MB2的出现率与患者年龄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因为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可以使根管和根管口变得非常细小,但很少导致根管完全闭锁。 2MB2的定位  Kulild [3] 1990年提出MB2根管口定位的方法:(1)用标准法和手动器械定位所有的根管位置;(2)在慢球钻帮助下更加仔细的定位;(3)在去除冠部的牙体组织后,在水平方向以1mm的增量逐层截去,用DOM仔细寻找第二根管,他的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2.1偏移角度投照X线偏移投照对于确定遗漏根管的存在和位置有很大帮助,Slowey[8]指出如果1个牙根中只1个根管,那么不论采取什么偏移角度投照,根管影像都应位于牙根中央。同样偏移投照则具有将双根管分开的能力,对确诊MB2存在重大意义[9]。 2.2改良开髓洞形将开髓洞形从传统的三角形改良为斜方形,可以改善髓室底的视野,有利于去除近中壁牙本质悬突,将MB2根管口暴露[10]。Weller [11]的研究也表明,改进上颌第一磨牙常规的面开髓洞形,由三角形改为斜向近中的菱形,有助于查找MB2。 2.3参照邻近根管寻找根管口时,若MB的根管口呈现“长线形”或其管口较偏颊侧时即应注意寻找MB2。Stropko[12]得出MB2根管口多位于MB-P根管口连线的近中,寻找MB2时可以先清理和成形MB,并观察来自MB深部的分支“线状结构”,用低速手机或合适的超声器械在“线状结构”处开槽。Gorduysus[13]认为MB2根管口与其他根管口间的关系无规律可循,MB2与MB根管口间的距离大约1.81mm,并且50%的上颌磨牙MB2根管口距MB-P根管口连线0.5mm或位于该连线上,MB2的走形方向多有规律的弯曲成一定角度,即冠端偏近中,根端又偏远中。Gilles[7]发现上颌第一、二磨牙的MB2根管口直径平均值分别为0.49mm和0.42mm,MB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