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眼平衡机制的斜弱视治疗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双眼平衡机制的斜弱视治疗方法

* ------------------------------------------------------------------------------------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双眼竞争(抑制)模型 双眼平衡模型 阶度立体视 粗糙匹配 学习相关的视觉问题 基于双眼平衡机制的斜弱视治疗方法 1997 1999 2008 2009 视觉多稳态 — 双眼竞争 双眼竞争是视觉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一种有趣现象,最早由 16 世纪的 Porta 提及,然后 DuTour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双眼竞争是指当双眼所呈现的图像不一致而无法形成单一、稳定的知觉进而造成知觉动态交替变化的现象。某个时刻对左眼的图像形成清晰的知觉,而右眼的视觉刺激被抑制;下一个时刻则相反;来自双眼的视觉刺激均力争处于知觉主导地位,因此称其为“双眼竞争”。竞争过程中知觉的动态变化与物理学中单摆的周期性震荡相类似。 研究发现诸如色块、轮廓及轮廓方位、空间频率、纹理、运动速率和人脸等几乎所有的刺激都可以诱发双眼竞争。 Neural bases of binocular rivalry 2006 (1)知觉的动态性 双眼竞争中知觉变化是动态的并具有非严格意义上的周期性,但无法预测处于某知觉状态的持续时间。 (2)错觉性结合 竞争刺激的碎片有时会同时进入知觉状态,即某知觉状态既有来自左眼的刺激碎片,亦有来自右眼的刺激碎片,出现“马赛克”现象。 双眼竞争的特点 (3)不随意性 知觉变化是自发性的,不随人的意愿而转移,即被试无法通过意志努力使某个视觉映像长期处于支配地位,这可能与神经细胞的适应有关。 (4)一致性耦合 与双耳分听实验类似,双眼竞争中存在一致性耦合现象。当左右眼分别呈现如右图 所示的两幅图片时,知觉会在“猴子”和“文本”而非左右图片之间简单交替变化,这一现象在简单刺激中亦存在。 双眼竞争的特点 理论模型 1、早期加工模型——认为双眼竞争是由视觉信息加工的初级视皮层(V1)或外侧膝状体(1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单眼神经元之间的竞争所造成的,左(右)眼神经信号对右(左)眼的神经信号的抑制使右(左)眼的视觉映像处于阻断状态。 2、晚期加工模型——认为双眼竞争并非是“眼”与“眼”之间的竞争,而是神经系统对感觉输入的解释(刺激表征)之间存在竞争而非感觉输入本身。 3、多层次-混合模型 ——即相互抑制不仅在单眼神经元之间存在(眼际竞争),而且在双眼模式选择神经元之间也存在(模式竞争)。 双眼竞争多层次–混合模型 Tong F, Meng M, Blake R. Neural bases of binocular rival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6, 10(11): 502~511 双眼竞争的理论模型 多层次——混合模型 抑制:圆点 兴奋:箭头 Reciprocal inhibitory connections between monocular neurons and binocular neurons (blue lines with circles); these connections might account for eye-based and pattern-based visual suppression, respectively. Reciprocal excitatory connections (red lines with arrows). These lateral interactions might account for eye-based grouping, low-level grouping between monocular neurons with similar pattern preferences including interocular grouping, and high-level pattern-based grouping between binocular neurons. Excitatory feedback projections (red lines with arrows), to minimize clutter, only a subset of possible projections is shown. These projections might account for top-d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