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择朋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择朋友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择朋友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身边从小就围绕着为他服务的父母及其他亲人,但是当他长大到三四岁时,就需要生活在一个有小伙伴的集体里了。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至于将来对外界社会感到陌生和恐惧。 但是,在孩子进入集体生活时,问题就来了。家长该不该帮助孩子选择朋友呢?有些父母让孩子进入集体生活时,如上幼儿园,有意无意地为孩子选择朋友,限制孩子的自由交往,不是担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怕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等。当然,父母用心良苦,但是这么做真的好吗?在交友问题上,孩子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篇: 让孩子自己选择朋友 (金燕,某小学班主任) 很多父母都表示希望做孩子的好朋友,并以和孩子关系亲密为荣。事实上,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孩子缺乏朋友。因为两代人关系再亲密,也无法取代同龄人的友谊,血缘亲情和社会友情不是一个范畴。 其实,孩子结交朋友的过程,是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过程。认识一个新朋友,就是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种“靠”并非只是相互帮忙,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我上大学时,有一次和同学闹矛盾,几天不说话,其实两人都有心和好,但谁都不愿先开口。我俩一直是好朋友,经常买一包瓜子,边吃边聊,说不完的话。不说话的那几天,我的心情极其郁闷,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我俩的失和成了寝室的一件大事,大家都想撮合。但是越被人关注,我俩越迈不出第一步。就这样,关系一直僵持了好几天。一天,大家在寝室谈论某问题,说到兴头上,我俩都参与了。我说完一句话后,她补充了一句,我又接了一句,不知不觉我俩就对上话了,本来很自然,但不知是谁欢呼了一声:“说话了,说话了!”不知怎的,当时我鼻子一酸,喉头哽咽,一抬头看见她在上铺也哭了。那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现在想来,少女时期的友谊的确亲密而纯洁。关系好的朋友在一起,任何小事都可以说上半天,而且会把秘密拿出来分享,而青春的秘密不外乎友谊和爱情,这些是永远的话题。 但男生似乎不同,他们并不说很多话,而是通过在一起打球、玩游戏等来联系彼此。男生对于内心的探究可能晚一些,也不太爱表达,《北国之春》里唱道:“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这就是男人间的情形。即使是非常开朗的男人,也不太爱和同性深谈内心,但即使不深谈,那种和谐相处也令人感到温暖、踏实。无论男女,假如没有朋友,形单影只,不仅意味着缺乏帮助,且意味着无法和人分享人生的体验,会引发很多心理问题,所以,没有朋友的人是危险的。 很多父母以为让孩子吃好、穿好、学习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就什么都好了。把能给的都给你了,还能怎样?事实上,有一个东西是父母无法给予的,那就是朋友。 我认为,孩子的朋友只能他自己去结交。因为家长认为优秀的、值得交往的,孩子不一定喜欢;我们认为不咋样的,孩子却偏偏喜欢和他黏在一起。其实,我们看看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就很好理解了,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并不是由学习成绩决定的,也不是各种条件的优化组合。朋友的形成正是如此。 我想提醒家长们:朋友,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有时候他对朋友在乎的程度可能超过了父母,这和有没有孝心是两个概念。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朋友就是其社会化的标志之一。 善待孩子的朋友,是家长尊重孩子的表现。要关心孩子在他那个圈子中的人际关系,孩子的偶像你可以不崇拜,孩子的朋友你也可以不喜欢,但都不要去嘲讽,去贬低。厚道些,善良些,孩子心里是有数的,你对他的朋友好,就是给他面子,他会心存感激,也会从中学到一种态度,有助于他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篇: 我为什么不能有朋友? (李慧慧,初一学生) 我的父母很怪,他们对我的朋友特别敏感。如果我想和女同学交朋友,需要经过他们的“资格审查”:学习不好的不能交,讲话太多的不能交,打扮太漂亮的不能交,眼神太灵活的不能交……如果我想和男生交朋友,干脆免谈。你瞧,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我还能有朋友吗? 一次考试结束后,我和班里的两个男生同路回家。谁知,吃晚饭时,妈妈就问我:“和你同路的那两个人是谁?你在左边,他们两个在右边。”我真受不了妈妈的态度,但我没有别的办法。 还有一次,我在放学路上碰见两个同年级的男生,大家平时挺熟。那天,他们说想到我家玩一会儿,顺便认一下门。虽然我知道父母会不高兴,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我说:“行啊,不过你们最好对我父母说是来找我借书的。”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希望被父母骂。 到了家,父母还算给面子,没有当时就把我的同学赶走。但是,爸爸不时到我的房间里来看看。两个同学觉得别扭,没坐一会儿就走了。 我把他们送走,刚关上门,爸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