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力学错误概念与教学成效之关系.doc
力學錯誤概念與教學成效之關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忠志
一、前言一般人對於科學家的看法,大多認為科學家是從事進行發現(discover)的人—科學家們的工作是發現自然界的新現象;然而,許多物理科學的重要發展,並非都有關新現象的發現,而是在於將現有關於物理世界的知識予以重新整理並重新建立新的理論架構,這類發展是屬於人類智慧想像的過程。物理學的學習過程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時並非完全由外界接納新的物理事實,而常是學習者必須將其已有的知識重新組織,並建立成更完整的體系。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物理學如何運用人類的想像力來詮釋一簡單的物理現象,設想將一鋼珠由空中掉落到一金屬塊上(圖一),此一現象我們會看到鋼珠掉落、撞擊金屬塊後反彈上升至其掉落高度,而一物理學家對此現象便會引用若干概念加以詮釋:鋼球受到「重力場」之作用、「重力」使鋼珠加速下落而獲「動能」、鋼珠撞擊金屬塊而「變形」,鋼珠之「形變」使鋼珠重獲「動能」而再度上升,就此一簡單現象,物理學家引用了「重力場」、「能量」、「物質的構造模型」等概念,這些概念無一是可觀看到的,我們將這些概念很精確的連接起來,並據以描述、預測、解釋自然現象。 學生在觀察上述現象時,他也會引用其概念(constructs or frameworks)至此一自然現象的情境上,但學生的概念可能與物理學家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學習的過程便是學習者以其個人的原有觀念為基礎,不斷的將新的經驗與知識融合在其既有的自我概念架構中。最近許多文獻資料顯示,學生在進入學校學習科學之前,對自然現象就已經發展出一套他自己的想法,據以解釋他日常在自然界中所遭遇的經驗〔Helm and Novak, 1983;Jung et al., 1982;Duit et al., 1985;Driver, Guesne and Tiberghien, 1985;West and Pines, 1985, Osborne and Freyberg, 1985〕。在學生的這些想法中,有些與學校教師所要教授的相符;而有些卻與正統的科學概念不符〔Novak, 1977〕。在此研究領域中,不同作者使用不同字眼來稱呼這類學生的想法,諸如先期概念(preconceptions)、直覺概念(intuitions)、另有概念(alternative frameworks)、迷你理論(mini theories)、原始理論(native theories)、天真理論(naive theories)、錯誤概念(misconception)等等,本文將以「錯誤概念」稱之。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已有的概念影響他的學習成效甚鉅,學生從教師的講課及書中的閱讀所學到的,乃至學生所作的觀察、所下的結論,在在受到其原有概念之影響〔Driver, 1983〕,若學生之既有概念不是正確的,則原有概念會干擾學習,造成學習上的障礙。錯誤的既有概念不僅存在於程度不好的學生群中,程度好的學生也同樣具有錯誤概念〔Peters, 1982〕。Brumby〔1984〕指出誤解觀念不容易受到一般傳統式教學而改變,具有誤解概念的學生在接受課堂上教學後,有時會形成兩套觀念,其原有的概念並不會自然消失或被取代〔Gilbert, Osborne, and Fensham, 1982〕,當學生在解教科書中之習題時,或許他會運用正規的科學概念;但當他回到日常生活中處理周遭之現象時,卻仍會運用其原有的誤解概念〔Greeno, 1983〕。 學生的錯誤概念在歷經教學後,仍有繼續存在的現象,不易被正規教學糾正過來,即使是大學物理系學生及成年人也仍具有錯誤概念〔Viennot, 1979;Sjoberg and Lie, 1981〕。綜上所述,學生非一空的容器,無法讓教師單向地加以填塞,「教師教什麼,學生便學什麼」的觀點,是不全然正確的看法。學生經常奠定在其直覺錯誤概念之基礎上,解釋新的教材內容,結果造成教材受到學生歪曲的解釋以套入其直覺錯誤概念之中,是故在設計教材及教法時,教師必須首先了解學生已經擁有哪些潛在概念的資料。
▲圖二 二、學生常用之力學錯誤概念1.運動必須具備力量很多研究結果發現中學生、大學生乃至成年人具有將力量與運動結合在一起的傾向。Watts and Zylbersztajn〔1981〕以選答形式的問題(如圖二)對100位十四歲中學生進行研究發現,大約85%的學生將力量與運動之概念結合在一起。Clement〔1982〕報導許多大學學生在有關單擺實驗(如圖三)之實驗報告中,認定在擺錘之運動方向上,錘擺受到力量之作用(如圖中”Fm”所示),此力”Fm”使擺錘往上擺動。且學生誤認為「如果沒有此力Fm的話,則擺錘將無法擺動至其最高位置」。
「運動必須具備力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