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习惯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作用及法理考察.doc
民族习惯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作用及法理考察
民族风俗习惯和大家共同制定和遵守的村规民约有着非常天然的联系。他们没有真正的金山、银山,但是保住了实实在在的绿水青山。民族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守护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范。对水土的保持及气候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是西部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在我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当下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所导向的基本内容。从经济的、法理的层面讲,也应该享有适当的奖励和补贴,以解决他们温饱之忧,为自然生态的环境保护增添助推器。随着社会进程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共生共存、生态环境作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词之一,在许多领域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因而也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以及各领域问题的重要价值参考。本文拟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占里侗寨为视角,探讨民族习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作用及法理思考。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特定社会区域具有强烈的制约性
民族风俗习惯是特定的社会区域范围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民族风俗习惯往往是由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等因素而形成。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理论上,人们往往将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非常恰当的反映了因地而异的特点。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风俗,久而久之的变化,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谓移风移俗就是这个含义。由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甚至可以说,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辅助部分。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境内。分住在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天然林的5个寨子里,土地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长期居住着村民400余户、2000余人。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尽管已经无猎可捕,但是,这里的男人仍然保留着标准的背枪配饰。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苗寨面积不大,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整个岜沙苗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
岜沙苗寨全系苗族,衣着极为传统,发饰极为奇特。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
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普遍认为,人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看待生死十分坦然,他们非常朴素的认为,人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让四季常青的树木延续人类的生命。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家人都要为降临人间的小生命种上一棵树,并对这棵树进行料理保护,祈望这个孩子像这棵树一样健康成长。岜沙人的丧葬习俗是神奇的,岜沙人没有在生前就准备棺木的习惯,一个棺木,择地埋葬后,即在墓穴上同样种上一棵树,表示先人的生命与树同在,让生命在自然中继续延续。岜沙人把生命融于自然,融于村前寨后的每一棵大树,形成了岜沙独特的树葬风俗习惯,因此,在岜沙,只见古树参天,森林密布。禁止滥伐树木,很早就成为村规民约:只要发现有人盗伐树木,就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猪肉供全寨人吃,以示警告。
村民们因生活所需,上山拾柴都自觉保护幼苗和树干。
占里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东北25公里,全村不足800人。是一个长时间保持人口低增长的侗族聚居村,这里古木参天,流水潺潺,景色迷人,民风淳朴。应该说,占里侗寨是一个深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村寨。
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子多福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而占里人自觉格守着古老的盟誓,维护着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生育观,数百年来人口几乎零增长。任凭外界如何变化,这里依旧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对树木的崇拜也是占里人世代不变的信仰。神秘的树葬,更是一道独特的风俗习惯。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构都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村寨、乡镇所组成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
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要受到各种习俗及规则的制约和影响。岜沙苗寨与占里侗寨人们的生活方式,充分说明了从家庭家族(家支)村寨(族群)的演变及放大的过程。也就是为了维护从个人到家庭、家族、村寨直至一个民族的利益。个人的生存就像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风俗习惯确实又把个人利益同家庭、家族、村寨以及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爱护我们的人民币.ppt VIP
- GJB9001C:2017质量保证大纲.doc VIP
- 可用性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pdf VIP
- 设计概论讲课课件(第三版杨晓琪).pptx VIP
-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学期)全册教学案.pdf VIP
- 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创新创业基础(高职高专版)PPT教学完整课件.ppt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