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LINK技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OWERLINK技术研究

POWERLINK 工业实时以太网 POWERLINK技术现状  通信周期  周期抖动  同步精度 注:以上数据为当前的测试数据,我们在持续优化中,新的 数据我们会一个季度更新一次 欢迎发邮件探讨:fuchun.zhao@ 2013年12月31 日星期二 说明  POWERLINK是基于时间片的硬实时以太网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纯硬件实现。其中软 件协议栈为开源方案,已成功用于迈信伺服,华兴数控系统,南瑞DCS系统等。硬件方案 专为超高速应用设计,不开源,但此方案对外提供。  基于FPGA的开源POWERLINK方案里包括openMAC,该设计针对POWERLINK应用进行 了很多优化加速。  POWERLINK系统的通信周期可以近似为: T = (Tbase + Tm*N)μs 其中Tbase为基本的时间,即主站准备SoC,SoA,Preq等的时间 Tm与主站和从站有关,如果主站性能高,Tm=15μ (增加一个站点增加Preq/Pres帧),主站性能一般 时则取决于主站,如Zynq平台Tm=27,Cortex M4平台Tm=60 (数据来自迈信) N为站点数量  从站最短通信周期:从站的瓶颈在于对中断的响应和数据帧解析,所以不同的硬件平台的 从站能接受的最短通信周期也有所不同 POWERLINK平台—FPGA  MicroBlaze/Nios II软核FPGA方案(开源)  EP4CE10/XC6SLX16等  主站:500μs (7个从站)  从站:最短180μs  纯硬件方案(该方案可用,不开源)  XC3S700单FPGA实现POWERLINK  主站:25+17*N  从站:最短17μs,硬件解析数据帧 POWERLINK平台—FPGA  SmartFusion2方案(开源)  主站:开发中  从站:最短50μs,  Zynq方案(开源)  主站:180+27*N (数据来自迈信)  从站:未测试(低于50μs) POWERLINK平台—单片机  带有以太网控制器的ARM ,DSP等(开源)  ST的带以太网的Cortex M3/4:STM32F207/417  主站:250+60*N(STM32F417,数据来自迈信)  FreeScal的带以太网的Cortex M4:K70FN1M  主站:250+60*N (K70FN1M ,数据来自迈信) POWERLINK平台—工控机  硬件要求  以太网网卡,定时器  实时操作系统RTOS  性能  主站:最短240μ (linux+RT Preempt,开源) POWERLINK平台—贝加莱PLC  贝加莱PLC  主站:200μs(10个从节点) 注:以上测试数据都是工作在Preq/Pres模式,如果使用 PRC模式,效率可以提高30% 以上 世界上最快的网络  布鲁克纳薄膜牵伸线  400µs更新728个伺服轴 POWERLINK周期抖动  SoC之间的间隔为POWERLINK周期  抖动与SoC定时器有关  与线路中PHY等导致的抖动有关 从站接收SoC的抖动 POWERLINK的同步精度  星型拓扑 − SoC 同步,各节点的线缆长度5ns/m,可补偿  线型拓扑 − Hub延时(主要是PHY接收与转发导致),580ns/Hub,可补偿 − 线缆延时,可补偿 星型结构 菊花链-无补偿 菊花链-补偿 主站冗余切换时间  2-3个通信周期 PLC PLC 主站冗余 环网与介质冗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